泉州诗人特写2林轩鹤

点击标题下面的蓝色小字“泉州诗歌在线”,一秒即   初闻林轩鹤大名,还是20多年前我在惠安一中读高中的时候。那时,才二十五岁的他,就凭着《中国砖》这块“敲门砖”摘取了《诗刊》主办的全国诗歌大奖赛一等奖。一个小县城,居然藏龙卧虎,这在我们那一帮以缪斯为偶像的文学青年中确实是引起了一阵巨大的骚动和震撼。那个时候的轩鹤,时常在家乡崇武的海边《沧海为镜》、《煮酒听潮》,展示着别样的崇武《风骨》,“在遥远的海疆一隅,推动着充满生气的,而且是雄心勃勃的‘文学运动’”(谢冕语),并且造就了后来被称为“惠安诗群”的崛起。

  也许是机缘凑巧吧,轩鹤的成名作是一块“砖”,而一块一块的文学之“砖”垒起来恰好铺就成了一座心灵之“桥”。

  那时的轩鹤还在崇武古城当一名教书匠,三尺讲台勤耕耘,桃李万千香满城。据说轩鹤的书教得还不错,曾经还是惠安县语文校际教研组小头领。当教师的轩鹤,也曾经是个“文艺愤青”,教学之余还会鼓捣鼓捣小提琴,他与学校同事组建的文艺队,曾经在县文艺汇演的舞台上演出。至今谈起那十年的教书匠生涯,轩鹤依然是豪情满怀。

  尽管我和轩鹤都是搞写作的惠安老乡,按理早就应该趣味相投了,但是真正认识轩鹤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第一次见到轩鹤,是在一次文学讲座上,主讲者就是他,长得瘦瘦的,戴着眼镜,书生气十足。但他讲起话来,语气铿锵,手舞足蹈,总让我以为又见到一位初中语文老师,在朗读闻一多的“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所以觉得亲切。但是他没有傲凌一切的气势,有一种儒雅的风度,还不时幽它一默。从此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慢慢的见面的机会也多了。每次遇到轩鹤,但见他低头走路,手里拿着几份报纸,行色匆匆。平时他话不多,可一有文学活动,他就像换了个人:在鲤城区作家协会和丰泽区作家协会成立大会上他都忙进忙出,在泉州市作协青年创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他慷慨激昂,在《文学还可以这样写》的讲座上他滔滔不绝,在“余光中诗会”中他出谋献策……轩鹤是个热心人,热心于搭建各种平台,提携后进,发现人才,聚拢人才。

  我不是一个刻意的人,本以为他不苟言笑,难以接近,一接触发现他也很随性,一回生二回熟,两人慢慢热络了起来,于是便有了后来的约稿:“我看你的评论写得不错,你可以给我们写些稿件。”本以为他是随口说说,没想到他却是个较真的人,几天后又来电话催稿。轩鹤为人真诚、平和、沉静、执著,作为编辑又极负责任。记得我写的一篇稿件,因为一个政策性的问题,他多次打电话到业务主管部门查证相关规定,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非常汗颜。

  轩鹤曾长期在《泉州晚报·海外版》供职,他不时撰稿在泉州与菲律宾报刊上发表,为泉菲作家友谊铺路、搭桥,乐当菲泉侨亲之间的友谊使者。

  于今,每次见到林轩鹤,我的心里总是会想到桥:他那伏案批改学生作业、伏案写作、伏案编辑稿件的背影,难道不是桥的意象吗?

  是的,林轩鹤是一块砖,也是一座桥。

  而我呢,则是那个在桥上看风景的旅人。

把爱恨评说寄于笑谈中

贺彦豪

林轩鹤是文学界的多面手,担纲泉州市作家协会秘书长的他,不仅写诗、写散文随笔、写报告文学,还写杂文、时评。他至今已为读者捧出《煮酒听潮》《品茗论剑》两本厚厚的时评、随笔大部头。

读罢他新出版的作品集《品茗论剑》,掩卷沉思。书中那些直面人生、针砭时弊、传递民声的评说,是现实社会的写照,也是时弊的照妖镜。十年铸一剑,磨砺现锋芒。从作品集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和观点,可以想见到他的良苦用心,这是《品茗论剑》一书的诱人之处。于是,我不吐不快,择其要义,与诸君赏析。

我很佩服轩鹤兄对时政经济,对中华文明,对文体娱乐,对人间百态,竟有如此深刻的生活体验和明辨是非的洞察力。“非学无以质疑,非问无以广积。”他写的时评,不是照搬照抄,依样画葫芦似的在那里发一通牢骚解恨,而是“让所见所闻所思所笑所怒在字里行间穿越”,用简约的文辞,形象地展示一种深刻认识。在轩鹤兄的文字生涯里,尽管他从上大学起就沉醉于诗歌创作,而他的杂文作品早就发轫于《晋江司法》,那时他才19岁。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把杂文和时评写得别具一格。

他在《当幸福已不只是畅想》一文中这样写道:“幸福是什么?幸福就在身边。”他把对幸福的思考,提高到家庭、安康、安居、交通出行和未来发展去认识,“只要我们不抛弃追求幸福的信念,不放弃不断努力的决心,幸福就会来敲门。”于是读者对幸福的畅想产生了共鸣。

他在《谁来扶起脆弱的信任》里,提出“老人摔倒了,扶还是不扶”这个社会问题。通过一桩“老人摔倒无人扶助”的特殊事例,针砭道德滑坡所留下的不良后果,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轩鹤兄多年来在新闻一线工作,有一种强烈的新闻敏感,他的一篇《亲爱的小孩,走上回家的路》,真实再现被拐儿童获救的新闻报道,他希望社会奉献爱心,让每个孩子都有一片安全、快乐的天空。这里体现了作者的一份爱心,寄托了作者的一片挚情。

他的一些时评文辞华彩,让人吟咏再三,如《干事兴业要有滴水穿石精神》中的“雨过天晴,如珠帘一般的水滴从屋檐上接连滴下,一滴,二滴,三滴……水滴打在石头上,洗去石头身上的灰尘后默默消失”。他的一些评说十分精辟,如《“做啥子官”是感叹更是警示》中的“权不为民所用,权力就有可能像出笼的猛兽,伤害了百姓,又回过头来‘吃’了自己”,《是什么让文化迷了“魂”》中的“‘魂’丢了,就不好玩了”。读了以上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轩鹤作为诗人、作家,那深厚的文学素养,以及扎实的文学功底。

轩鹤兄热爱本职工作,尽管每天工作忙忙碌碌的,闲暇之余,仍然辛勤笔耕,短短两三年时间,就写了百余篇时评、杂文作品,并整理结集正式出版。这些文章正如著名评论家汪兆骞所评价的,“向读者袒露了自己的良知和血性”。

读着轩鹤兄的诗歌、散文、时评、杂文,我想起一句诗:“野鹤精神云格调。”他的爱恨喜怒,他的为人为文,尽在诙谐的笑谈中。

欢迎您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抗白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三级专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zhouwanbao.com/qzwbls/193513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