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微新闻
每日推送大泉州最新鲜新闻资讯
污水随意乱泼车辆挤占通道
——市区菜市场乱象扫描
核心提示
烂菜叶、鱼内脏随意丢弃,污水横流散发刺鼻腥臭,行人被迫挤在卖水果的板车和卖海鲜的竹篮之间,前脚刚踩到污水,后脚又溅到鱼鳞……每天必去的菜市场如此脏乱不堪,让市民购物的好心情大受影响。
昨日上午7点30分开始,记者先后走访了泉州市区新门菜市场、龙宫菜市场、后坂菜市场、霞淮菜市场、东美菜市场、云谷菜市场等人流比较密集的地方,发现在市场内部,商贩都按照固定的摊位、区域售卖货物,比较干净整洁,但在市场外部,不文明现象比比皆是。□记者陈明华文/图
云谷菜市场临时摊点多且摆放不规范,影响交通。
镜头一垃圾乱丢污水随便倒
新门菜市场,是中心市区交易量最大的农贸市场。在市场东门外的自产自销区和道路两侧,大量商贩在这些临时摊点出售海鲜、蔬菜等食材。
记者注意到,市场外路面湿漉漉的,多名环卫工正在清扫地面上的烂菜叶、包装袋等,路面上已经有几堆扫好等待运走的垃圾。据介绍,这些垃圾大多是商贩随手丢弃的。至于湿滑的路面,则是由贩卖水产品的商贩随意倾倒污水造成的,有的则是因保鲜用的冰块融化所致。
云谷菜市场内部空间比较小,不少商贩将货物摆在市场外的路边卖,本来不宽的道路更显拥挤。玉米外皮、烂菜叶等随意丢弃,有些污水直接泼在路上,散发出浓浓的鱼腥味。
镜头二广播揽客噪音惹人烦
“花菜、本地花菜,便宜卖了”“真皮皮包,统统20元”……
记者注意到,在东美、云谷等菜市场外的一些临时摊点上,一些商家为了招揽客人,用高音喇叭不停地循环播放货物价格、优惠措施等。小广播产生的噪音充斥在市场内外,让人厌烦。
家住云谷菜市场附近的王阿姨说,有一个卖皮包的商贩,每天都用高音喇叭循环播放招揽客人的广告,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有时候,有些卖米粉的、卖杂货的也会用广播宣传,非常吵。她多次拨打有关部门的电话举报。经过处理后,这些商家会将声音调小,但没过几天,他们就又将声音调高,附近的居民不堪其扰。
镜头三市民买菜车乱停堵路
商贩随意停车卸货、买菜市民的电动车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现象,记者在后坂、新门、云谷、东美等菜市场都有看到。
市场外的临时摊点大多是占道经营,这已经使道路变窄影响通行。有些市民为了方便,就骑着电动车,随行随买。看到中意的东西,就停车挑选,这导致道路堵塞更为严重。在这些路段,经常会听到被堵住去路的其他市民不耐烦地猛按喇叭。
后坂菜市场附近,市民随意停车购物。
管理部门将整治不文明现象
记者在走访时注意到,每个菜市场都有执法人员、协管员或市场管理人员在现场清理流动摊贩,规范临时摊点。
记者走访到新门菜市场外的自产自销区看到,几位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在巡逻,要求摊贩按照要求摆放货物,不要占道。此外,他们还对乱停放的电动车进行整理,确保道路顺畅。
鲤城区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辖区菜市场都有协管员定人、定岗清理占道经营和流动摊贩,这段时间,该局还增派人手,加强新门、南门、龙宫等菜市场外的临时摊点的管理。丰泽区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辖区8个街道中队的执法人员,也都有对菜市场外等重点区域加强管理。
针对新门菜市场外临时摊点和道路卫生等问题,泉州市集体工业联合社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区域由新门菜市场、临江街道、新中市场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部门负责管理,市场管理方将与其他各方协商,加强对市场乱丢垃圾、乱停放车辆等不文明现象进行整治。
新门菜市场,工作人员忙着规范临时摊点。
相关新闻
征集不文明行为读者反响热烈
本报讯(记者谢宜萱)“我住在蟠龙大厦,发现很多住在高楼上的人将垃圾直接从窗户往外扔,不仅肮脏还很危险。”“丰泽区武夷花园新华都门口,有个大排档晚上声音很大,严重扰民。”17日,本报发布征集令,向社会各界征集不文明行为线索。截至昨日16时,本社24小时热线已接到数十位读者的来电,泉州网、泉州通app上的陋习征集帖也有许多网友参与互动,他们从城市垃圾、占道经营、噪音扰民、交通陋习等方面举报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呼吁“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从自我做起,一起共同维护城市文明。
家住涂门街关帝庙附近的张先生投诉说,家门口红绿灯附近有一个烧烤摊,每天晚上8点营业到次日清晨。“烟很大,我们家都不敢开窗户,这种情况持续好几年了。”市民戴女士也有同样的困扰:“丰泽区仁风新村口有两家烧烤店,营业到深夜,油烟大,影响居民休息。”
网友Oscar则较为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北京有哪些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kyfjt.com/bbfz/19352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