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山杯征文千年古樟,村庄的根村庄的魂

  一棵古樟树和一个村庄的前世今生,一千年来经一代一代人心诵口传,被岁月沧桑赋予了不同内涵。

  这棵古樟树是全国樟树王之一。据《小尤乡刘氏族谱》载:“村中大樟树,唐时即已有之。”千年樟树王地处福建省德化县美湖乡小湖村,小湖村是乡政府的所在地,距县城35公里。正是秋高气爽季节,几个好友慕名而来,一路青山环绕,溪流纵横,远眺层层梯田,古木参天,有如世外桃源。

  车子刚进洋中里村,远远就可以看见好大的一棵古樟树!挺拔的树干苍劲虬曲,直上云天,而高高的树冠犹如一把撑开的巨伞。据测定,其树龄大约年,树高29米,胸径厘米,冠幅40米,覆盖面积近2亩。有谁见过这么一棵巨大的古樟树呢?树身要十几个人手拉手才能围成圈,好像一座历经千年风雨而岿然不动的铁塔,?立在村头。我从未见过这么一棵巨大的古樟树;那擎天一柱的奇观令我激动不已,真是百闻不如—见。听村里人说,每当盛夏酷暑的时候,走过樟树下都喜欢在这里讲古纳涼;有时一阵风吹过,满树的沙沙声,不正是樟叶们的掌声吗?幸福在风中,欢呼着,跳跃着,为乡村生活增添几分乐趣。

  古村的一棵古樟树,古老壮硕遂有“古樟树王”之称,不仅名冠八闽,而且月晕而风,础润而雨造福村民。古樟树依溪而居,其根基部十分壮大,盘根错节的根系深扎在山里的土地;而蜿蜒的溪流潺潺,泉水叮咚,让古樟树王毎天喝下超三吨的水,所以,它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有人问,古樟树王的根在哪里呢?这得从唐末五代说起:当年章、林两人结伴为避黄巢战乱一路爬山踄水,当他们走到德化美湖地界,已经走得筋疲力尽,于是,便靠在一棵樟树下休息,很快便进入了梦乡。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俩人同时梦见一位身披树叶的老翁站在他们面前,告诉他俩四句隐语:“两氏与吾本同宗,巧遇机缘会一堂;来年同登龙虎榜,衣锦归回济四乡。”章、林欲请老翁指点前程时,老翁忽然不见了。他俩梦醒后,身旁遍找无人,只有一棵参天的大樟树,郁郁苍苍的树叶与梦中的老翁身上披的一模一样。林、章恍然大悟,老翁点明的“两氏与吾本同宗”,正是取“林”字的“木”字旁,加上“章”字,就是“樟”。难道老翁不就是樟树的化身吗?他俩恭恭敬敬地向樟树拜了几拜,便在树下建房盖屋住下来。从此,林、章二人白天干活,晚上就在树下读书,大举之年果然双双中了进士。朝廷令人登门报喜,报子找不到章、林的家,就把榜文贴上樟树。顿时,树叶萧萧作响,树干喷发清香,树叶变成串串白银。从树上掉下送给报子,答谢其长途跋涉之劳。林、章入仕后,林公曾任南唐尚书,章公曾任南唐太尉(故有“林公尚书,章公太尉”之说),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死后,当地村民为怀念其恩德,就在他俩生前住处建庙纪念。明代刘世赓曾在《章公墓》一诗中写道,章公“唐时率兵御寇至此,民赖以安”。诗日:“战垒萧萧记策勋,当年保障赖神君。唐书新旧遗名迹,德里春秋怆义魂。唐貌犹崇老太尉,墓田谁表故将军。寒岩谡谡松风起,惆怅啼猿隔断云。”厚德载道,世代传承。而今,这棵古樟树王的荣枯盛衰尽成往事。村民心怀大自然的感恩和敬畏,保护着古树名木。小湖村主任告诉我;古樟树华盖如伞,盘根错节,根部相当发达,四处延伸,根深叶茂,号为树王。有一次发洪水时,小尤溪水流川急,村民怕冲坏了樟树根部,就义务帮工砌石培土,清理溪道。早年村里已立下公约,一旦发现古樟树根就不得耕地或用地;古樟树地面不得硬化,培土后,只在上面植以草坪绿化。山里人说话,板上钉钉的事:从果实看树,由行动看人。

  或许,村庄因古樟树而生,古樟树因村庄而活;我们是麦田里的守望者,这就是生活的真谛。

  听说古樟树王能预兆旱涝丰歉年景,丰年则枝叶茂秀,荒年则枯萎,田地龟裂,土地荒芜,乡民称之为‘神树’”。是呵,好大的一棵神树!虽历经千余年,仍枝繁叶茂,那为什么称之为“神树”呢?因为,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绿色文物和活的化石。所以,独木成林的古樟树王,除了“自然天成”外,还有赖于一代又一代村民的坚守和呵护。或许,这就是小湖村人的聪明之举,他们借助神明的威灵,巧妙地守护着这棵千年樟树王。当地村民在“古樟树王”的树旁建了一座“章公庙”,又称“小龙庙”或“显应庙”。“文革”期间,显应庙被毁于一旦。当年有好事者拿着小镐子,刨打古樟树根,想要拿去熬樟油,村里人拼命夺下镐子,古樟树王才存活了下来。不过,有的人利欲熏心终将自食其果,为自己的愚蠢而付出高昂的代价。有一年,古樟树王曾掉下一根七八米长的树枝,树径大约有四五米,有人便将这根樟树枝买走,要熬炼樟油。不料没炼多久,他就得了怪病而屡治不愈。后来有人指点,说,他得罪了古樟树王。于是他家人便买了猪头猪尾到古樟树下祭拜认错,不久病便好了。有人事后算了一笔帐:熬樟油所赚的钱与治病所花的钱刚好扯平。咳,这一倒腾,竹篮打水一场空了!这棵古樟树目睹了一个贪婪者的下场。

  古樟树王是不是“神树”一说,信则灵不信则无。据说按顺时针的方向绕古樟树王走3圈,而且每一圈刚好36步的话,你的许愿就能实现。有位外省干部对此事信服,他到“古樟树王”游览时,便绕走3圈,刚好36步。听说他回到家乡不久便当上了乡官。这已是后话。

  “地虽生尔材,天不与尔时。不如粪上英,犹有人掇之。”原来,古樟树干曾经腐蚀了一个大空洞,这个树洞里能摆一张方桌,可供几个人坐着打麻将、下棋。现在树洞却不见了,早已被年年新生的树皮密封了,由此可见,这棵千年古樟几经寒来暑往,几经栉风沐雨,几经枯荣还在不断地生长呢!但是不管怎样,它仍以那“依石隙微土而生,抗烈日严寒而存”顽强的生命力,永远撑起一片绿色天空,庇护着子孙后代。在古樟树下,我们看到先人在村庄植下的这个“绿色工程”都赞叹不已。可是,我总觉得;大树是一种生命的象征,古樟树是村庄的根,古樟树是村庄的魂;人应该活得像一棵树,生命里永远保留着一份真纯,一份自然的天性。

  闻香识古村。刚进村头的时候,微风徐来,一阵阵馥郁的香气扑鼻而来。这种淡淡的香樟味从哪里来?“那是千年樟树王散发的体香呢!”顺着村主任所指的方向,那里是村里新辟的一座美湖樟树王公园。“冲天香阵透美湖,满园尽带黄金甲”。一踏入千年古村,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用水泥铺设的村道、沿溪岸砌起的石护栏、还有扎在“古樟树王”树上的红绸飞扬,幸福绽放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瞧:黄莺飞来歇在盆景上,蜂蝶飞舞在花坛边,清澈的溪水从古樟树边潺潺流过;蓝天白云下的村庄,显得清静又温馨。在画家眼里,这里就是一幅山光水色的美景。此时,就这样让我无忧无虑地坐在古樟树下抽根烟,闻着飘逸在村庄上空那一缕淡淡的香樟的气味;看着天边的晚霞和安宁的村庄渐渐被夜色履没,遐想着村庄的昨日、今天和明天,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其实,一棵古树,往往就是我们牵挂在心灵深处的故乡。遙想当年郑板桥在自己书斋里静听着窗外竹叶沙沙地响动,总感觉是民间百姓呼饥号苦的喊声。他挥毫写下了《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这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白驹过隙,人会老心会变但树还在,唯有故乡是你永远也割不断的根。无论是寒来暑往还是风晨雨夕,古樟树王记录了上千年时光的沧桑;无论是欣喜还是忧愁,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那些个“民间疾苦声”都刻录在古樟树王漫长的年轮里。“一枝一叶总关情。”唯有大自然之美和村民的生活永远翻新着鲜亮的色泽。于是,古樟树王就成了村民精神的寄托;也成为村里刘、林、郑、陈、易、廖、章、郭、许十几个大姓氏家族的精神乐园。如今,这棵樟树王已被收录在《福建树木奇观》,还被收入全国樟树王之列,成为村里人引以为荣的风水宝树。

  

贺彦豪,男,年9月,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人,助理政工师。8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已在《福建文学》《散文百家》、《厦门文学》、《泉州文学》、《人民日报海外版》《泉州晚报》、香港《大公报》等国内外数十家报刊发表各种文学作品数十万字,并已出版《净界》、《美丽的误会》、《相约海西》、《天涯三人行》、《暮年看人生》、《悬壶万安》、《活着不容易》、《我们的时代我的诗》诗集等八部个人文集。其作品入选《泉州散文新作选》、《神奇的土地》、《福建知青生活散文集》等书。系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

(图片摘自网络)

首届“苏门山杯”全国征文大赛

《苏门山文艺·金微刊》为了更好地服务各位作家和广大的文学爱好者,特举办首届全国《苏门山杯》征文大赛,具体事项如下:

本次征文字数不限。

体裁不限,欢迎创新。

奖项设置:金奖两名,奖现金元或等价奖品;银奖三名,奖现金元或等价奖品,铜奖五名,奖现金元或等价奖品,佳作奖若干,获奖作品均颁发获奖证书。

投稿信箱:smswy

.







































让青春没有白癜风干扰
让青春没有白癜风干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kyfjt.com/bbzz/193511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