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桔女,南安人。散文创作为主,作品散见于《散文百家》、《福建文学》、《福建乡土》、《泉州文学》、《南安文学》、《中国政协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泉州晚报》、《南安商报》等;曾获《福建文学》“逢时杯”“最佳新人新作奖”、福建省童谣作品一等奖、福建省副刊作品二等奖、泉州市刺桐文艺奖、《泉州文学》优秀作品奖、美文天下?全国旅游散文大赛一等奖、南安市孝文化征文特等奖、南安市“武荣文艺奖”等各级文学奖项。著有散文集《温柔的阳光》、《行走的风景》。 系福建省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福建中青年作家班学员,南安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南安青年文学协会副秘书长。佳作赏析
那个繁花似锦的春天
文/陈丽桔
这是间古香古色的教室,木门、木墙、小轩窗,令人仿若置身古代私塾。教室前是天井,后是小花园。天井过道和小花园里,摆着精致小花盆,里面种满各色花草。正值春天,红的、粉的、黄的、紫的……花儿们争相绽放,将门前屋后点染得春意盎然,芳香四溢。
坐在古意浓浓、环境幽雅的教室里,我重新过起梦一般美好的学生生涯。授课老师可不是一般的老师,他们都是享誉国内文坛的作家学者。曾在书中认识他们,为他们精彩的文字所折服、敬仰。也曾以为,这辈子与他们的缘份仅止于纸上。却未曾想,有一天,能在这书香四溢、花香萦绕的八闽书院教室里,聆听他们的真知灼见,结一段师生缘。一起听课的同学,也不是一般的同学,他们是来自全省各地知名的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在文学创作中取得的硕果,是我所望尘莫及。可是我们却在这多姿的春天里,一起同窗共砚,畅游浩瀚的文学海洋。
这样的大好事,不亚于天上掉下个大馅饼,这馅饼又恰好让我捡到了。因此,那纯粹而美好的时光,总让我不由自主地生出许多虚幻感,像《列子·蕉鹿梦》里那个发现鹿的人,明明是真的,却误以为是梦。要知道,寻常日子里,我只不过是那个为生活而奔波的小女子。鲁迅先生说过,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因此,不管我再怎么热爱文学,都得先将生活那盘主食打理好。但是,在这里,可以无所顾虑地抛下工作,抛下生活,不管一日三餐柴米油盐,不问人情世故冷暖变迁。在这里,即使日谈文学,夜梦文学,肆意地向文学情人撒娇讨宠,也不用担心有人会嘲笑我不务实,不用担心有人会嘲笑我快到中年了,却还在做着虚无的文青梦……
这可是我三十几年来,做过的梦中,最美的一个。每回安静地坐在教室里,惶恐却时不时在心里探头探脑。我担心会有突如其来的响声,把我惊醒,让我发现自己所拥有的,不过是卢生式的黄粱美梦。幸好,美梦没有被打断,它还在继续。应该说,我一直都很清醒,那梦一般美好的情景,真真正正地出现在我生命的春天里——年春天,我来到福建文学院,参加鲁迅文学院福建中青年作家班培训。
每天,从下塌处出发,走过一段绿荫掩映的马路,穿过幽静的文儒坊小巷。文儒坊的白墙高大干净,天气晴好时,白墙顶着蓝天,几朵玩累的白云在墙头黑檐上歇脚,一切充满了诗情画意。白墙尽头,是大红灯笼高挂的南后街。清晨的南后街,干净,宁静。环卫工人洗过的石板路湿漉漉的,让人误以为夜里下过小雨。穿街而过,开门的店铺大多是卖早点的:锅边糊、煎饼、福州鱼丸……热腾腾的香味扑鼻而来,有俗世人家的热闹,有烟火人间的诱惑。这样的诱惑,我们是无力抵挡的,因此早餐大都是在这条街完成。
用过早餐,时间充裕的话,我们可以悠闲地漫步在古街的阳光里,也可以随便到那条巷里走走,感受古巷的气息和魅力。若时间刚好,就穿过安民巷,踏上这条无数文人雅士走过的小路,直奔八闽书院。不管脚步急或缓,每每走过一户户古意盎然的小巷人家,我的脑海里都会映出一个个未曾谋面却熟悉无比的名字:严复、冰心、林觉民……我知道,我迈出的每一步,都有可能循着他们的足迹在前行。这想法,让我心里涌起厚重的历史感,强烈的自豪感,也让我迈出的步伐里,添了一份与平时不一样的奇妙感觉。
踏进八闽书院那高高的门坎,安静地坐在花香书香迷漫的教室里,每天都有新的收获,都有不一样的惊喜。在马照南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中,我了解到福建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南帆老师精辟入里的讲解中,我知道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和当代文学的特点;在刘庆邦老师幽默生动的语言中,我明白写短篇小说原来就像种植物一样,需要有一颗种子,然后再慢慢酝酿,精雕细磨,用文字构建出一个新的精神世界、心灵世界;在孙绍振老师犀利有力的言辞中,我懂得人要有追求,一个作家要不断更新,突破更新,防止自我模仿,突破自我界线,不要满足于自我的小成就;从谢有顺老师温文尔雅的语言中,我明白写作要有意识,要大胆地创造一个写作根据地,有一颗世俗心。在阎晶明老师课堂上,我明白了一个作家应该学会谦虚地向文学传统学习。在张柠老师课堂上,我了解到当代文学的热点,知道在小说写作中,语言要简洁、准确、节省、个性化,细节要做到把抽象问题具象化,实现“用我的眼光,我的思想去表现”,情节要设置叙述目标和动力。在梁鸿鹰老师课堂上,我倾听到了当今语境下的写作,必须传递生活正能题,才容易形成富有吸引力的作品。在陈晓明老师的“藏”与“变”里,我学到了变是短篇小说构思的基本法则,藏是短篇小说的内涵,变得巧妙显出小说艺术的水准,藏得深厚可见小说内涵的丰富性。在白描老师的课堂上,我们了解到丰富的中华玉文化知识。在徐则臣老师与文学对话中,我学到了小说的完成度不取决于故事和外在形式的完成度,而来源于意蕴的完成度;完美对作家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对自己的阅读要有一颗警醒之心。在施战军老师的故事与世界里,我知道好的作家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能在纷繁杂乱中,找到被杂草掩映的思路……每一堂课上,都有花的幽香在空气中徐徐迷漫,知识的芬芳在老师的传授中滋润着心田,让我受到启迪和鼓舞,获得了信心和力量。
那一个个被知识浸润的日子,是那样的惬意,那样的舒适,分分秒秒都溢满了幸福的味道,让我如痴如醉,乐不思蜀。也因此,我每天都偷偷祈求,希望时间的脚步慢点,再慢点,甚至停下来,别再向前,好让我永远沉醉在这美好的时光里。可是,时间从来都是个无情汉,它不理会我的祈求。在加深我对文学的热爱和感恩后,它匆匆地收走我贪恋的美好,让我带着满满的回忆,温暖而伤感地从文学的天堂,回到俗世的烟火里。
繁花似锦的春天,在我们离开时,也渐渐接近了尾声。可是,结束的,只是一段时光。文学的春天,从我步入文学院的那一刻起,迸发出蓬勃的生机。诗人说,有时候,拥有一朵花,就是一个春天。对我来说,拥有这个春天后,我的一生,都将活在明媚的文学春光里,青翠葱郁,百花齐放。南安作家权威名家品质专注作文、书法、口才培训咨询热线uan
哪里治白癜风最专业中科被评为白癜风联合诊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