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是艰难险阻,愈显担当作为。1月26日,泉州医护团队举行出征仪式,奔赴武汉,支援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工作,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书写着大无畏的奉献精神。1月30日起,泉州晚报社开设“连线武汉”专栏,反映驰援湖北的泉州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责任担当。让我们为他们点赞,为他们加油,祈愿他们早日凯旋。
援鄂任务正值新春佳节,
医护人员放弃休假,
割舍父母、兄弟姐妹的牵挂,
冒着暴露传染的风险,
践行着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他们中有一群逆行的“花木兰”们,
让我们向来自泉州的12名女战士致敬!
“宝贝不哭,等妈妈回来!”泉州市8名医护人员全是年轻的女护师,她们年龄大部分都是90后。福医二院第一批驰援湖北医疗队中有4名女战士,其中有1名感染管理处的陈夏容,3名护理人员,她们是陈妙香,黄秋婷和陈俊灵。
1月26日,在福建医院大门口,6岁女孩紧紧躲在妈妈陈夏容怀里,哭红了眼睛,当出征的车子缓缓驶出,她被爸爸抱在怀里向车窗里的妈妈挥挥手,依依不舍。
作为福建泉州市首批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陈夏容其实是一位二孩妈妈,虽然家中还有2周岁的小女儿,但她依然奔赴前线,纵然泪眼婆娑,只轻声安慰:“宝贝不哭,等妈妈回来!”
护师陈妙香家里有一名的7岁孩子,黄秋婷的小孩才2岁,
泉州市医护医院的李婷婷,她是一个二孩妈妈,“如今一天上两个班,差不多一天要忙10个小时以上,只能和家人定好时间,每天看看孩子,希望他们理解妈妈。”说道最后一句,李婷婷哽咽了。
新婚的“女战士”援鄂医护队首批队员从报名到出发,只有几个小时的准备时间,他们节日值守在岗位上,有些人还没来得及回家与亲人见面,义无反顾,毅然踏上征程奔赴抗疫一线。
医院急重症医学部的护师谢姊潼是一名93年的护师,新婚不久,她也知道援鄂意味着是超强的工作压力、超长的工作时间和随时可能来袭的病毒,甚至是生命危险。丈夫也十分担心,但是还是支持她的工作,一个“摸摸头”说:“学医的人不是都有英雄梦想,我支持你!”
去年,医院的廖雅彬刚刚结婚,“你要照顾好自己,做要劳逸结合,不能过度劳累”……丈夫每天的一句句叮咛给了她更加勇敢的动力。
年轻女护师的日记“今天是.02.02,医院的第一天,是我们来武汉的第六天,是庚子年正月初九,是我拖着疲惫身躯回住所的平凡的一天。早上五点五十分起床,六点十五分领早餐,七点集合,这支队伍就这么浩荡去往了金银潭。”福医二院重症医学科陈俊灵护师今年28岁,也是此次福医二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中年纪最小的一员,这是她的日记。
“到了科室,医院的战士给我们做了交接仪式,以及各位领导及同仁做了交班汇报。
昨晚凌晨一点半接到组长电话通知今早是首批上班人员,上的是8点至12点的班次。”
“14点30分才脱下战袍下了班,虽然累,但是我觉得是值得的!我们的团队协作力强以及在我们的耐心解释下病人的态度有所缓和,这些都是我们咬咬牙坚持下去的动力和辛苦的成效。”
陈俊灵这样的流水账的背后,更大的是辛苦,因戴着两层口罩,脱下防护服,她的面部、耳朵都被压红,让人心疼。
每个女护师都是如此,根据轮班,有时要凌晨出门,日出回营,女护师4小时一轮班,为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接触,他们每次进入病房,就要一次性多做几件事。在武汉医疗援助时,因为要穿隔离防护服,期间上洗手间不便,所以成人纸尿裤成了大家必带物品,上班两小时前他们不敢喝一口水,工作了4小时出来后再狂喝水。
THEEND
来源:泉州通客户端
记者:魏婧琳
通讯员:曾婧琦王妍翡
编辑:林燕婉
审核:陈劲楠
泉州晚报社新媒体矩阵
▼
点“阅读原文”了解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最新情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