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文苑霜冻后的柑橘更甜郑清井

(刊头书法——陈山山)

(图片来自网络)

霜冻后的柑橘更甜

郑清井

去年春天,疫情笼罩着中华大地,我们响应政府号召:足不出户,居家隔离!不探亲、不扎堆、不聚集,特殊的春节给了我们特殊的感受!

正月初三下午,同村在上海工作的小林同学约我和小桂子、阿福和锦地一起品茗叙旧。我们在家里“闭关”了几日之后,有点熬不住寂寞和社交诱惑,终于凑到了一起。

老同学见面,自然是天南地北地海侃神聊,回忆往昔,展望未来,我们相谈甚欢,气氛十分融洽!后来,茶也喝不动了,小林同学提议我们一起到附近的柑橘林里走走看看。我原本很反对去逛从小看到大的柑橘林,觉得没有什么好风景,也不想走太多的土路,担心沾染了一身土灰!小林热情地说:“走啦!少数服从多数!去散步减肥一下也好,还可以顺便在山顶上看看久违了的农村风光,拍几张家乡风光照嘛!”爱摄影的我又一次被他说服了。

走了一段土路,我们“披荆斩棘”,终于来到了离他家几百米远的一座小山上,绿绿的柑橘树上挂满了红得似火的小柑橘!一簇簇的小柑橘,红得那么耀眼,仿佛在盼着人们去呢!小林说:“这些小柑橘是乡亲们不要了的,长得太小个了,卖不出去!你们可以随便采摘!”我们听闻之后,有的随手拉低树枝就摘,有的跳起来采摘最大个的,当作合影的道具。之后,我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都小心翼翼地剥开薄薄的柑橘皮,品尝了一下果肉的味道。小小的芦柑瓣溢满了甜津津的汁液,我感觉比特特水果店里一斤卖五元多的砂糖橘还要甜美,个头倒是差不多。重点是因为这些可爱的小柑橘是免费的,所以我忍不住多摘了几个,外套口袋里塞满了,两个裤兜也装不下了,手里拿不动了,后悔没有捎带只塑料袋子上山可以多采摘一些回家慢慢享用或者赠送给别人品尝!

我的同学对我来了一番“冷嘲热讽”:他说你刚才不是不想上山吗?你不是看不上这些没人要的小芦柑吗?这时怎么比我们还兴奋、还“贪婪”呢!我说,我真是意料不到山顶上的小小柑橘会这么甜,放着没人采摘也怪可惜的,我们不能对不起大自然的馈赠呀!我明年春天还想再来摘呀!小林同学意味深长地说,这些小橘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被霜冻过之后,还经历了风吹日晒,吸收了山间的雾霭和日月精华,能留在枝头的肯定要比冬天时采摘的甜!

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反复咀嚼着老同学的话语,经历了严寒与霜冻后的小柑橘更甜更有味道了!人生不也是如此吗?经历过生活的挫折与困难考验之后,我们一定会成长得更加坚强,内心变得更强大!后来,每每遇到生活的困难与挑战,我总会想起同学家附近的那片绿绿的柑橘林,总会想起老同学的话语,于是自我安慰:不要害怕困难与挫折,生活的磨难终究会让我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近照——

郑清井,男,永春达埔人,大学学历。现在丰泽区第五实验小学任教,系丰泽区作家协会会员、泉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泉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泉州市青年摄影家协会理事、福建省文化志愿者,已在《海峡都市报》《厦门日报》《海峡导报》《海西晨报》《泉州晚报》《东南早报》《丰泽文学》等市级主流报纸和杂志发表新闻、散文、新闻图片二百余篇(幅)!

《海丝泉州》编辑部:

供稿:

编审:丁灵

一审:杨新榕

二审:姚雅丽

刊头:陈山山

页底插图:杨新榕

《海丝泉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zhouwanbao.com/qzwbjj/193554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