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初夏最美遇见人民资讯

核心提示

擦亮百年名校品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泉州市培元中学是一所拥有年悠久历史的名校,在岁月的洗礼下,历久弥新,不断创造辉煌。去年,该校荣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是泉州市第三所获此殊荣的中学。这所学校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在于她能抓住时代的脉搏,守正创新,与时俱进。走进校园,你能深切感受到文明之花处处绽放,仿佛听到学校行进在改革发展道路上坚实而匆匆的脚步声……

立德树人文明之风吹拂校园

百年老校培元中学立足自身特色,不断探索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真正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落到实处。学校创新性地建设“五讲”阵地,即国旗下讲话、培元讲堂、书记讲学、干部讲课与学生讲演五种教育传播形式,把思想道德理念深植学生内心。“‘五讲’阵地建设让我们的德育更有质量,也更有分量;更有厚度,也更有温度。我们将继续创新德育模式,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直击孩子心灵,引导他们崇德向善,健康成长。”培元中学校长蔡向阳如是说。

培元中学为使学校的德育更加具有坚定的政治性和鲜明的时代性,经过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一核五德三全四协同”(即“”)德育工作机制。学校坚持“五育并举”,谋求融合发展,将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示范性高中建设重点建设方向“强化立德树人”为抓手,推进学校德育建设,学校立足校情、师情、学情和“四史”教育,开展校本行动研究,破解立德树人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面广、点多、线长的困境,谋求有效“立德”、有效“树人”的教育目的。同时,成立了泉州市中学首个“思政研究中心”,举办泉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活动,组建“树人讲师团”,成立了近80支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5万小时。

把奖学金回馈给学校的张永林同学,扶盲人过马路的张吉超、詹永豪、许嘉威同学,把毕生积蓄捐赠给学校的姚兰老师……培元师生不断用行动传递着真情,用奉献书写着大爱,用双手传递着时代正能量,立德树人已成为展示全国文明校园、践行“真善美”培元的最好诠释,是学校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教学变革意在改进育人方式

在思想上创新育人方式,培育学生的优良品德;在课堂上探索灵活教学模式,传授学生以“渔”。泉州市培元中学先行先试,探索“双师”课程、STEAM课程、“读思达”教学法等教学模式,推进课堂教学变革,让核心素养在课堂真实落地。

近日,培元中学政治教研组董丽玲老师和生物教研组蔡怡新老师开设“双师型跨学科融合”的特色课程展示课《坚持科学防治,坚定制度自信》,在市级开放周活动中一展风采,颇受学生欢迎,并得到与会专家、同行的一致好评。该课以抗击新冠疫情为情境,第一部分视频导入“听人民英雄诉抗疫感悟”引出课题,第二部分学生上台展示学习成果“论抗疫中的特色力量”,第三部分“我们的抗疫制胜‘密码’”,彰显我国的制度优势,将本节课推向高潮。在这部分,蔡怡新老师从生物学科的背景出发讲授疫情防控的关键:早发现、早隔离,以及疫苗的研发与接种。董丽玲老师从政治学科的角度出发,谈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智”造,通过事例论证、理论阐述的方式重点分析“党的领导,是我国最大的制度优势”。最后“疫”有所悟,让学生谈爱国感悟、政治认同,课堂在知识生成中实现情感升华,实现“立德树人”德育目标的落地生根。

像这样的双师课程,是培元中学的“明星课程”,是五育融合的真实体现。由不同学科的老师配合上课,如南音和历史的双师课《泉州是你一生要去一次的城市》、物理和历史的双师课《三星堆的历史文化与物理科学》等,受到学生极大的欢迎。学校开展的STEAM融合课程新探索:《X射线之奇思妙用——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下的跨学科教学的推广》,实现了数学建模+医学+物理的知识重构。培元中学还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与“思政+”的新型课堂实施路径,让课堂不再单一和沉闷,让学生觉得趣味盎然,既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又促进了育人方式变革。

“读思达”教学法,是培元中学探索的另一种课堂教学新模式。“读思达”教学法是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余文森教授所提倡的面向所有学科、学段的通式教学法、基本教学法,用公式表示就是:学科学习(教学)=学科阅读+学科思考+学科表达。培元中学各教研组结合学科特点,积极实践、创新“读思达”教学法。如历史组郭毅芳老师在《全球航路的开辟》的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大胆运用“读思达”教学法,充分展现了名师的教学智慧。“读”方面,选取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多样的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训练学生有效阅读及信息加工的能力;“思”方面,主要是以问题情境设置问题链,如设置问题链“哥伦布要到哪去——为什么要去——为什么能去”,开展原因的分析,将课标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真实思考,既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在问题驱动下训练学科思维。“达”方面,则以“学生先说——生生互动——教师总结”的方式进行历史概念的有效教学,以此突破难点。郭老师鼓励有感而发的表达,有主见有创见的表达,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读思达’教学法坚持‘以学为中心’,转变师生教与学方式,深度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变革,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蔡向阳校长表示,在实践过程中,培元中学将“改进教学方式”作为学校一项重点建设方向,深度推进课堂教学变革,在学习中推动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不断总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育并举构建独特课程体系

近年来,培元中学紧紧围绕办学目标,以“培元”为核心,以“以知促行、实学自由、全面发展”为课程目标,依据学校师资实际和生源特点,构建出具有层次化、模块化、综合化的“一体二翼·三层五育”课程体系。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培元中学对不同的课程均设计了基础性课程、发展实践课程、研究性展示课程的分层课程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培元中学逐渐摸索出课程群建设的校本化路径。目前,培元中学打造了艺体特色课程群、科创特色课程群、生涯规划特色课程群、主题整合课程群等多个课程群;学校南音特色校本课程《南音生南国》入选福建省中小学精品校本课程,《培元故事》在参评泉州市中小学精品校本课程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学校开发的《心理教育》《梦想起飞》(生涯规划校本教材)已投入使用,皆取得了良好效果。

成效凸显学科领域实现突破

立德树人桃李芬芳,素质教育硕果累累。培元中学坚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更多可能,致力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建设“培元中学树人创客中心”“树人机器人工作室”“丕馆影像工作室”、数学实验室、动漫工作室。建设一支富有责任心,有钻研精神,热爱科技教育工作,有奉献精神的科技辅导员队伍,并成立多个学生科技兴趣小组和科技社团,举办一年一度的科技文化节,开设航模比赛、无线电测控等多项科技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校现有国家2件发明授权专利、13件实用新型专利。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科技创新大赛和机器人比赛屡获佳绩,去年,由福建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关工委共同主办的第36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复评活动中,经过封闭问辩、公开展示、辅导员论坛等环节的激烈角逐,培元中学获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卢嘉锡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项,此外,还获得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二等奖。陈苇娜老师荣获第36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的称号。年,培元中学被选定为“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学校。

教学相长,共创辉煌。潜心钻研教学的老师,也屡屡在各种教学技能比赛中创下佳绩,捧回了诸多奖项。其中,在年泉州市普通高中高考九科教学技能之命题比赛中,培元中学共有23名教师获奖,其中一等奖10人,二等奖7人,三等奖6人。

共进大同,为国树人。站在“全国文明校园”的新起点上,泉州市培元中学正在用心书写新百年的灿烂篇章,在高质量的办学道路上阔步前行!(曾聪虹傅健文/图)

本文来源:泉州晚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zhouwanbao.com/qzwbjj/193580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