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古城承天惬意觅晚晴澎湃在线

<

以下文章来源于闽南网,作者许建军

闽南网

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的新闻门户网站,经福建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许可审批,具有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资质。

承天惬意觅晚晴

文/许建军

朗读文段

伴着《晨》曲:窗外的绿叶,叽喳的鸟鸣声,唤醒沉静的拂晓。初升的阳光,映入阳台,点燃心中的热度。习习凉风,送来夏之爽,见证每一个清晨,飘逸流转的思绪。指尖流淌的韵律,轻轻拨动,文字的音符,迎接每一缕盛开的光华。一时诗意、禅意大涌。

素来独爱承天寺之隐于闹市,清净恬淡,更景仰寺内高僧弘一大师高风亮节。适逢大师圆具百年,于是一行三人,清晨驱车前往膜拜。

品尝西街传统小吃美食肉粽、面线糊,徒步经过钟楼,时钟已停摆,时光亦停顿。三人游荡八闽第一状元街。拐入南俊街,自开闽三王祠,由西门入承天寺。

岳萍萍/图

周末午后的泉南佛国,一如既往幽静怡然。山门竖匾高悬“月台”二字。壁柱刻弘一法师题联:“有无量自在,入不二法门。”南面照墙上,大师手迹“南无阿弥陀佛”“升无上道得正法流”“善悟无碍,永得大安”禅悟连篇。赏一径“月台倒影”“榕不过墙”,感一路“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心境随之平和。

刺桐城崇阳门外东南南俊街,五代时节度使留以效之南园,踞地50亩,气势磅礴,金碧辉煌,五进式庭院构造,壮观堪比宫殿。穿越其长约米中轴线,依次分布着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法堂、文殊殿,东西两侧密布东建禅堂、祖堂、观音阁、藏经阁、龙王殿、三王祠。

天王殿前,一朵白莲羞涩绽开,“榕不过墙”“狮子吐烟”“梅石生香”“蜘蛛结纲”,美景云集;弥勒殿前,“塔无禽栖”“蝇不朝天”。小径竹林,鸽子掠脊,巨榕守殿,烛烟缕缕。一位老妪,独坐长廊,老尼入定。

大雄宝殿歇山顶重檐五开间,雄伟庄严。三世佛、迦叶、阿难、护法诸天、十八罗汉、四大菩萨及开山祖师,妙法庄严。堂内隋朝铜铸阿弥陀佛,像高二米重一吨多,国内罕见,乃承天寺的镇寺之宝。法堂两旁壁画彩绘,佛意禅香。

东临观音阁,沐浴着朝阳,龙藏井相拥相对,老者悠闲谈笑中,鸽子与单鸡结群绕。不远处知了在树上欢叫,仿佛按捺不住寂寞。放生池塘,巨龟驼一众小龟,享受晨阳朝霞。别院斋堂,素食者稀,米粉淡汤,清心寡欲;镁光模特,垂头羞涩,诵经钟启,金刚唱响;管弦抑扬,清风徐来,墙外不时传来机鸣声,宁静与喧嚣在此佛门净地忘情交汇……

本文作者

许建军,男,籍贯福建南安石井。福建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毕业。出版散文随笔集《马江临风》。作品散见于《泉州晚报》《东南早报》《海丝商报》《石狮日报》搜狐网等报纸杂志和网站,系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南安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朗读者

李小梅,新华网新华号、华人头条号栏目创建人及主播,“闽南网·印象古城”、“光明日报阅读公社·寻味”、“中国作家网·本周之星”、“西海岸文学平台·小梅之声”、“诗客·小梅诵读”等栏目主播,中国共青团杂志、福建作家、厦门日报、泉州通FM朗诵嘉宾,福建省海峡朗诵艺术团成员。

印象古城·征稿启事

“印象古城”面向大众征集以“印象古城”为主题的原创文学作品,可以是发表过的,也可以是还未发表的。栏目将择优集纳推出,凝结古城与文学的渊源,更生动地讲好泉州故事。

截稿时间:年11月30日

投稿方式:QQ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zhouwanbao.com/qzwbjj/193588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