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宋拉纤到参与春节申遗,千盏拔拔灯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5387140.html
正月初九,暮色渐沉,英溪河畔的灯笼次第亮起,千盏灯火如游龙般蜿蜒。锣鼓声、欢笑声、孩童嬉闹声交织成一片,62岁的洪连锋与14位家人手握纤绳,在人群中将一盏盏花灯缓缓“拔”向远方。这是中国春节申遗后的首个非遗中国年,作为泉州参与申报的四个项目之一,南安英都拔拔灯,这场延续余年的民俗活动正拉开帷幕——在外漂泊的游子跨越千里归乡,慕名而来的游客挤满街巷,纤绳上跃动的不仅是祈福的灯火,更是一代代人割舍不断的乡愁与文化血脉。□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许钹钹陈灵杨泳红陈小阳通讯员柯琳琳千里返乡举家上阵参与拔灯“回来过春节、参加拔拔灯,就是一家人返乡的最大动力。”拔拔灯队伍里,62岁的英东村村民洪连锋身着传统服饰笑着说,春节假期,在甘肃生活的儿孙们返回老家团聚。正月初九,全家15人齐上阵,参与拔拔灯。“我十几岁就开始拔灯,连续参加了三四十年。今年,7个孙子孙女也都参加,他们最大的18岁,最小的12岁,非常开心。”“我们家每年都会回来参加拔拔灯活动!”来自英都民山村的洪志文与家人定居南京已有20多年,家族大部分人也都在省外,但每年拔拔灯活动他们家族都不会错过。洪志文说,这项活动不仅是本地人的一项盛典,也承载着在外游子的一份乡愁。许多外出工作的人会专门为这项活动回来或等到参与完活动才会返程。“我为家乡有这样的民俗活动而骄傲!”洪荻杭是洪志文的儿子,今年在南京读高二。他说,从记事起几乎每年都会与父亲一同返乡参加拔拔灯活动,“小时候更多是觉得热闹有趣,现在慢慢了解到这项活动对家乡的意义。”每次参加完活动,洪荻杭会自豪地向南京的同学介绍家乡的这项民俗活动。洪志文也表示,现在他们都鼓励小孩子参与,希望他们能把这项民俗传承下去。慕名而来现场超7万人观看人群里,慕名而来的厦门市民李夏扬正与丈夫、女儿兴致勃勃地观看拔拔灯盛况。她的女婿是英都人,在亲家盛情邀请下,他们当天吃完饭就赶到英都,“非常惊喜,果然很不错,内容丰富多彩,极具特色。而且,听说很多人特意返乡来参加这场活动,他们知道自己的根在这里。我被乡亲们的凝聚力打动。”71岁的洪裕福定居香港已有40多年,每年都会和家人一起返乡参加拔拔灯活动。他说多年来家乡把这项活动办得越来越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zhouwanbao.com/qzwbjj/193594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