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泉州晚报」8月20日,喜讯从北京传来:中央文明办印发通知,经中央文明委领导批准,自年8月19日起,恢复福建省泉州市全国文明城市资格。泉州——全国文明城市。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靓丽整洁的街道、安全通畅的交通、文明有礼的市民,融汇成泉州的文明“底色”,彰显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成果,印证着多万市民的美丽梦想和幸福追求。□本报记者庄丹丹通讯员卢远远以美怡人提升城市宜居程度“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城市文明创建的试金石。对百姓来说,身边的美好变化才是增强幸福感的“源泉”。漫步古巷街头,无论是晨曦初露的清早或是华灯初上的傍晚,在绿树掩映的江滨公园、刺桐公园,人们或跳着广场舞,或慢跑健身,享受着城市发展带来的惬意;街道社区里,尊老爱幼、其乐融融;道德春风处处吹拂,善行义举层出不穷,文明城市创建蓄势待发,文明之花竞相绽放……市民林女士对近年来身边的点滴变化深有体会。她说:“现在街道越来越干净整洁,每天吃过饭我都会带着孩子去散步,心情都不一样了。如果想去远点的地方,出门就能坐上公交车,去哪里都方便……”百姓的需求在哪里,创城的目标就定在哪里。今年,围绕“牛皮癣”、“蜘蛛网”、电动车整治等6项重点任务,我市摸排个老旧小区、个物业小区,查找问题处,实施改造提升项目个,整治个小区管线“蜘蛛网”;个未改造老旧小区申报中央补助资金,目前个小区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批复。出台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及撤并扶持措施,目前完成14个农贸市场的整体升级改造或局部提升工作,累计改造面积超5.2万平方米,投入超1.2亿元;将继续推动中心城区4个农贸市场改造和3个市场内部修缮提升。在此基础上,各县区、各部门开展以改善提升城市环境、社区环境、交通环境、市场环境为主题的活动,掀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热潮。坚持以民为本,是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不变初心。为此,泉州市每年都将财政支出重点投向民生领域,统筹实施背街小巷改造、增加文化科普设施和环卫设施、农贸市场改造等,着力补齐发展短板,筑牢民生“里子”,撑起城市“面子”,切实提高市民的获得感。内外兼修,久久为功,美丽泉州迎面而来:古大厝修旧如旧,古街巷活化保护,古城逐步成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样本”,打响“世界的古城、活着的古城”;加快环湾向湾生长,山线水线绿道串起城市“慢生活”,打造“两江”入海口城市地标线,“蓝蓝泉州湾”凸显新貌。“风和日丽、蓝天白云”成为最清澈的泉州底色……市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以德育人涵养城市无限生机全国文明城市,这个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检验的不仅是外在的市容市貌、民俗民风,更是内在的民生福利和隐性的人文精神。而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泉州创城的价值追求。在泉州的街头巷尾、公交站台、十字路口,无论刮风下雨,或是酷暑严寒,志愿者都挂着哨子,手握小红旗,帮助老弱病残过马路,宣传文明出行的重要性,俨然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人心齐,泰山移。为更好提升城市精神风貌,泉州市开展“烟头不落地停车要有序”“志愿服务集中活动周”“志愿者统一行动日”等专项志愿服务活动,打造闻名全国的“志愿情·泉州红”品牌。“身为泉州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创城、为居民做点什么。”从事公益志愿服务十多年的陈颖一语道出了参加志愿活动的初衷。“我们爱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文明创建,我们参与、我们奉献。”大学生志愿者周铭航由衷表示。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榜样就是一根标杆。在全省率先建成泉州道德模范馆,评选表彰名泉州市道德模范,21名市民入选省级以上道德模范,名市民入选中国或福建好人,为市民树起榜样的力量。设立精神文明教育培训中心,搭建全方位精神文明教育平台,全市多个单位、志愿服务团队,20万多人次踊跃参与,推动全国、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在全市县级行政区全覆盖。文明融入日常,点滴折射光亮。围绕普及文明礼仪、维护公共交通秩序、提升社会服务、改善城乡环境等内容,组织各级文明单位的志愿者到社区开展活动,让文明之花在基层开花结果。遇见美好,温暖同行。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个、所(站)个,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3支。开展利民惠民文明实践活动场(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近万名,占全省1/4强。在公园、广场、车站、景区等公共场所都有志愿者的身影,“红马甲”成为大爱之城里最美的风景线。越来越多的泉州市民自觉加入了志愿服务活动,构筑泉州文明建设的高地,提升了泉州百姓的精气神。以文化人增添城市独特魅力一座城市的文明,不仅体现在“面子”,更存在于“里子”,植根于文化。通过深化创城形成创城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成为创城的主力军。晨曦中,年过六旬的王阿伯散步后坐在市区刺桐公园的长凳上小憩,指着一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公益广告说:“画美,话更美。”走进各大公园广场,以道德长廊、文化标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主题的指示牌和景观形式多样、交相辉映,构成一幅文明和谐画卷。今年以来,我市增设大型创城户外广告82幅、灯箱广告多处、灯杆旗面、宣传栏(景观小品)处。市区主要交通路口12块大型电显屏、块窗口电显屏,以及部公交车(出租车)高密度滚动播放创城口号。在泉州,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榜样模范事迹”成为人人敬仰、学习的榜样。他们有的见义勇为,有的助人为乐,有的诚实守信,有的孝老爱亲,有的敬业奉献……越来越多的“身边偶像”被发掘出来,成为榜样,向善、向美、互助、友爱的美德蔚然成风,一道道文明风景呈现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以文化滋养人,以文化熏陶人。泉州市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搭建小山丛竹、一峰书院、刺桐讲坛、温陵论坛等平台,用新思想照亮人心,汇聚磅礴的奋发力量。(下转第二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zhouwanbao.com/qzwbjj/19359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