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晚报安溪500年深山古寺将重建,考古

结合闽南风格延续古刹辉煌

历时半年抢救性考古挖掘,安溪有多年历史的吾岩寺将重建

□本报记者张晓明文/图

吾岩寺内岩主殿遗址(张兴良/供图)吾岩寺主殿设计效果图历经沧桑的吾岩寺将重建

核心提示

深山藏古寺,寺边有石刻,石刻寓禅意。在安溪深山的吾岩寺,历经余年的沧桑巨变,谜团重重。泉州考古队经过历时半年的抢救性考古挖掘,考证此寺极具研究价值。昨日上午,吾岩寺重建仪式在安溪县桃舟乡吾岩山上举行。据介绍,吾岩寺的重建,是对这座年古寺文脉的传承,也对研究泉州佛教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辉煌一时

先后三次重建,最盛时僧众达多人

现有材料显示:吾岩寺始建年代不详,有明确记载为明正德七年﹙﹚,为僧月镜募建,距今已多年。清顺治七年﹙﹚重修。后南岳法镜和尚又募资修葺。乾隆二年﹙﹚又修葺,惜毀于清末战乱。民国期间得以重建,不久又毁于火灾。

“古寺始建年份应可以往前推。”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唐宏杰介绍,考古中发现一水槽,槽面刻有“大明正德五年七月僧”等字样,其时间明显早于史料记载时间。可能因为月镜重建后规划更为壮观,才被史籍明确记录下来!

唐宏杰说,从现存遗址看,吾岩寺原占地总面积达0多平方米,规模宏大。考古中发现,这里地面四处散落着大量印花砖瓦、青花瓷片,足以表明昔日的别院林立和香火鼎盛。据史料记载,古代吾岩寺僧众甚多,最盛时的清康熙年间竟达多人,吾岩寺周边至今尚保存下来几十座僧人塔墓。

价值何在

是研究泉州佛教文化的重要史迹

深山古寺,竹径磬声。一座藏身深山的古寺,对研究泉州宗教文化有何参考价值?据桃舟乡党委书记王小鹏介绍,吾岩寺是研究泉州佛教文化的重要史迹。

唐宏杰告诉记者,安溪桃舟地处漳平、永春、安溪三地交通要冲,地理位置独特。清嘉庆年间抄录的《逹山萧氏族谱》内收录了一张吾岩寺及山峰周边分布情况的地图,族谱内还保存着当时僧人伐木、挖笋等日常劳作的记录。经考证,吾岩寺历代住持秉承力行耕作之风,通过开山垦种,努力发展寺庙经济。吾岩寺经常赈济饥荒中流离失所的灾民,一时宗风大振,徒众称盛,也因此成为永春、大田等周围数县远近闻名的临济宗黄檗派一大道场。

“临济宗为中国佛教后期禅宗的重要支派,是南宗五家禅之一,是中国禅宗中波及面最大,渗透力最强的宗派。”唐宏杰说,根据近代高僧虚云大师所辑的禅宗各派源流,推测吾岩寺法脉是南禅临济宗破庵派黄檗支派,与泉州开元寺的法脉同属一支。

重绽光华

结合闽南古寺庙风格,最大限度保留原有的规模、样式

“吾正吾门,惟愿吾徒承吾志,山开山径,只迎山客访山僧。”吾岩寺的这对山门联颇有深意。

为延续年古刹的辉煌,让饱经风霜的遗迹重绽光华。桃舟乡已将吾岩寺的恢复重建作为该乡“十三五”重要发展项目进行规划建设。

“村民们对重建吾岩寺积极性很高。”王小鹏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近千乡民出资支持重建,初步募集到多万元的资金。据带头出资万元的吾岩寺理事会理事长陈财加介绍,经过综合论证,确定内岩旧址为主殿,此次重建将最大限度保留建筑原有的规模、样式,并恢复保存较为完好的文物。针对吾岩寺法脉,结合闽南古寺庙建筑风格,委托古建筑设计公司进行设计,相关方案还在研究中。在后期工程中将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景区旅游接待能力,吸引更多人到此游玩参观。

相关链接与李光地渊源深厚

唐宏杰介绍,在发掘中发现一块碎成几十块的青石碑,将石碑碎块进行拼接,研读其中文字,发现了清代大学士李光地的线索。石碑中提到“念次李公”与“檀樾主赠大学士念次李公”。据推断,此碑文字由李光地子侄辈书写。据载:李光地少年时曾遭土匪绑架,一家12口身陷匪巢一年多。李光地的祖父李念次因营救受挫抑郁而终。李光地的伯父花钱赎人不成后,募集勇士,吾山寺僧人也加入了救援队伍,最终解救出李光地。李氏家族作为报答,买下吾岩西侧山地赠予寺庙,也就是现在吾岩寺的内岩。此后,李光地入朝为官,官至大学士,家人得到封荫,其祖父念次公封赠大学士。

据载,清康熙五十四年(年),73岁的李光地还乡,曾到吾岩寺作长歌一首并勒石为记,可惜此石已无处可寻。









































中科医院曝光
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zhouwanbao.com/qzwbls/193435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