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再次报道了泉州元宵灯会,这已经是泉州元宵灯会连续第三年登上央视新闻。
话不多说,
点开视频!
感受一波咱厝的元宵盛况!!!
《新闻联播》对泉州元宵灯会的报道,从鲤城传统花灯展区开始,并配上航拍画面,相当恢宏壮观。
除了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昨晚,泉州网还对鲤城元宵灯会进行网络直播。人民日报客户端、腾讯新闻客户端、泉州通客户端、腾讯大闽网、东南网、泉州晚报社官微官博、泉州网官微官博、“新浪泉州”官博同步转发直播页面。
据不完全统计,
昨晚约有20多万网友
围观了鲤城元宵灯会!
如何假装自己也看了这场直播?
赶紧跟上小编的节奏,
回看直播刷“副本”,
包管你今晚出门赏灯
不会错过任何精彩!
看点一:“小心思”“高科技”
位于入口处的“古城新门”,吸引许多市民“打卡”合影。
“古城新门”象征着“开门迎客”,欢迎大家来鲤城闹元宵,来古城旅游。也象征着鲤城在新时代展示新气象,新起点奋发新作为。
红砖墙上“全息投影”
红砖墙仿佛变成了大型的Ipad,无形之手慢慢滑动图片,播放着元宵灯会的高清图片、古城美景、民俗风情等,尽显“全息投影”之精妙。
看点二:3位大咖齐出镜带你“涨姿势”
今年鲤城传统花灯展区共展出了盏花灯,其中有盏闽南传统精品花灯,集中展示了彩扎、刻纸、针刺三大传统工艺特色,堪称是一场大型的“炫技”。昨晚的直播邀请了三位非遗传承人,花灯小知识赶紧记下来!
“泉州花灯”省级非遗传承人曹淑贞
“彩扎花灯有骨架,所以花灯可以做大可以做小,易造型,可以做人物等造型,融入到花灯中,更有立体感。”——曹淑贞
“泉州花灯”省级非遗传承人许谦慎
“刻纸最重要的就是刻工,线条要流畅、要细,花纹要漂亮。绘画基础一定要好,素描的功底要扎实。”——许谦慎
“泉州花灯”市级非遗传承人傅草艺
“针刺灯灯光一点起来,就跟钻石一样,晶莹剔透,而且还有一种玉的温润感。”——傅草艺
看点三:40人团队打造“中国梦”
吴氏花灯的林军介绍座灯“中国梦”背后故事
传统花灯展区唯一的大型座灯“中国梦”,长度12米,高近6米,由40多人的团队花费10多天倾力打造。最大的特点就是“龙摆头,凤展翅”,相当考验技术。
龙内心os:谁在拍我?
看点四:少儿花灯拼创意
鲤城实验小学郭老师介绍该校少儿花灯创作故事
通政中心小学吴老师介绍该校少儿花灯创作故事
此外,海丝主题花灯也成为众多孩子们创作的主题。地处古城,文化深厚,学校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独具优势。除了花灯技艺进校园外,木偶戏、梨园戏等一批闽南传统文化传承也在鲤城校园蔚然成风。
小小花灯制作者出镜接受采访,“童真三脸”炒鸡萌!
看点五:幕后声音大咖现真容
鲤城元宵灯会现场最熟悉、最温柔的声音来自指挥部的播音员们,她们从志愿者队伍中挑选而来,都是学校老师。她们不仅声音“温油”,而且可以在普通话和闽南语自由“切换”。每当市民遇到突发情况,需要通过广播寻人、寻物,都由她们负责撰写成文,并通过广播为市民排忧解难。
看点六:灯也能上天?!
风筝灯就在这个点,千万别错过!
灯会现场,位于“许愿树”的风筝灯最HOT~泉州风筝协会施会长说:“虽然我们的灯做得没有传统花灯精细,但是我们的灯能上天!”。他们已经连续三年参与元宵灯会,今年他们带来了一条30余米长的龙形风筝灯“斗阵”热闹!
当然,
直播自然少不了这些可爱的人!
区委文明办主任连洁呼吁民众,
不要用手触碰花灯,
美留心间,留相机上。
志愿者代表提醒大家:
“照顾好身边的小孩,
过一个文明、安全、祥和的元宵节”
鲤城公安分局民警作安全提醒。
他说:
“一家不圆,万家圆。
元宵执勤,
我习惯了,我的家人也习惯了”
透过直播镜头,
广大网友感受到了古城元宵的盛大。
同时也领略了泉州花灯传统制作技艺之高超。
想看更多昨晚直播内容,
赶紧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最后,
请收下我们的“小心心”
欢迎大家到鲤城赏灯,
欢迎广大网友到古城旅游!
有奖评论
写留言,参与评论,喊人点赞,即有机会获得两张“万能”电影票!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活动详情~
评论圈的“油菜花”们,“万能”电影票在召唤!
鲤城区全媒体新闻中心出品
记者郭巧燕庄玮瑜
文
记者郭巧燕
图
编辑
尤婷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