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泉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三个如何”重要指示,按照省委部署要求,扎实推进近邻党建工作,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即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展示泉州着力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格局的故事和启示。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却可以走得很远。泉州推行的近邻党建善于问计于邻,通过激活部门、街道、社区和居民群众等多元主体的内生动力,以群策群力的智慧,赋予了邻里共治全新的生命力。
其背后,是党组织强大的推动力。泉州推进区域相邻、产业相近的各领域党组织共建,全面推行基层议事协商,完善近邻自治形式,使得邻事共商、邻里共治在泉州各地渐成风气。
——区域性党建事务共商,促进共建、共促、共赢。以关键区域、产业链条为纽带组建区域性党建联盟,成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推行兼职委员、轮值主席制度,推进各领域党组织共同商议重大事项。目前,全市共设立了议事协商载体个,联合开展活动场,完成共建项目个,有效破解部门与驻地之间封闭独立、各自为战的问题。
——“3+X”居民议事协商,实现邻事共议,邻里共治。在居民小区,探索推行社区党组织和小区党支部引领,业委会代表、物业公司代表、居民代表和当事人共同参与的“3+X”居民议事协商制度,依托小区茶话会、议事厅、理事会等形式,定期开展民情恳谈、事务协调、工作听证、纠纷调解,打造“议事厅”“党员议事会”“阳光议事厅”等一批品牌。
——推行邻里事务公开评议,邻里共治也讲究透明公正。对于议事协商通过的事项及后续落实情况,及时公开公示,搭建监督评议平台,由小区党支部邀请相关代表定期开展质效评估、作出评议,致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从前各人自扫门前雪,如今群众的事群众议。泉州近邻党建引领的社区自治模式,带着新时代的使命一步步扎根基层,涌现出许多鲜活的事例(泉州晚报记者黄小玲陈凌鹭许雅玲陈林森郭雅莹)
故事一
“管家公团队”:
实现物业收缴率近%
宝龙·金色家园小区曾是晋江市抢手的楼盘,但因物业管理缺失一度成为“脏乱差”典型。在两次与物业管理公司合作失败后,小区党支部与全体党员、业委会成员及部分业主达成共识,实行小区“物业自治”。
业委会牵头成立“管家公团队”,聘请小区内部分较有威望的退休老干部、在职党员和热心业主担任监督员和“党员楼长”,全面监督“管家公团队”服务情况。小区设立“茶桌议事厅”,由团队收集居民诉求,按轻重缓急加以梳理,不定期召开居民议事会议,对重大事项进行磋商解决,带动居民为小区发展献谋献策、出钱出力,形成“共治”合力。五年来,小区投入资金多万元,有序推进立体墙面翻新、游乐场、篮球场、地下室、入户大厅改造等22个项目改造。业主对“管家公团队”的信心倍增,物业管理费缴纳比例从60%左右提升至接近%。
晋江
晋江市在职党员到居住小区报到,参加“美化环境+家园清洁”主题党日活动
泉州开发区的老旧小区福龙商厦上演了类似一幕。由于出租户占八成以上,管理混乱,物业于六年前亏本退出。随即,小区党支部突破无物业公司管理的短板,建设“红色业委会”,建立党组织、业委会、居民代表“三方”协调会议机制,实现小区服务有人做、困难有人帮,仅年累计为居民解决困难53个,乱停车、消防水改造等十多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
开发区
“最美园区爱在邻里”党团志愿服务活动
”
启示
“管家公团队”和“红色业委会”是泉州推行小区“3+X”居民议事协商制度的成功产物,引导各类组织和居民代表等多元力量自主商议小区内部重大事项,成为深化小区发展和小区治理的关键。
”
故事二
“议事厅”:
每月7日不一样的聚会
商住混合的安溪县海峡茗城小区,由于人员结构复杂,邻里纠纷不少。年12月,小区成立党支部,探索设立“议事厅”。
议事厅聘任评理员8名,建立“征议题、定议题、民主议、严督办、亮结果”工作流程,推动在职党员、党员街巷长、楼长常态化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并在每月7日晚上7:30召开议事会。议事过程充分体现民主,严格执行“业主提议、业委会和物业公司预审、小区党组织终审、议事厅决议”决策流程,结合议题邀请有关居民代表、“两代表一委员”、共建单位等参加,多方协商处理意见。针对议题议定结果制定问题清单、协调清单、破难清单,横向联动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纵向联动上级有关部门,协同联动多方资源服务居民。例如,议事厅决定将闲置超市改造成“四点钟学校”后,住建局协调房屋结构安全专家检测指导,消防大队协助消防安全指导和相关手续办理,教育局协调5个老师担任授课老师,物业公司联系装修公司,多方调动资源后建成可容纳多名学生的“茗茗学堂”。
安溪
安溪县城厢镇茗城社区君悦华庭小区居民在议事厅协商议事
”
启示
设立小区党支部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议事厅”居民议事协商平台,改变了小区单向管理、居民被动接受的局面,让小区治理从“一元管理”到“多元治理”转变,实现党组织引领下“小区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评”。
”
故事三
“1+N+N”党建:
打造楼下的服务圈
洛江区三盛四季公园小区属于纯住宅高档小区,业主来自全国各地,需求相对多元化。年7月,小区成立全区首个小区建制式党支部,采取“1+N+N”(1个家园,N个共建单位,N名党员先锋)党建工作模式,由社区党支部负责整合共建单位资源,扎实有效推进小区管理建设。
小区党组织与周边机关企事业党组织共建,与区司法、住建等10家单位签订协议,共同协调解决创城创卫建设等问题。党员发挥专业特长,与共建单位选派的业务骨干共同兼任小区医生、小区老师、小区调解员等,由“居住其中”变为“参与其中”,“服务更全”向“服务更优”转变。推进共建整合,还体现在内部的“红色邻里议事厅”,这是社区党组织牵头建立居委会、小区、物业和共建单位多方联席会议制度,小区、物业、共建单位、人大代表、党员楼栋长参与轮值服务。小区打造楼下服务圈,整合共建单位资源,定期开展医保办理、宽带受理、健康义诊等服务活动,并筛选推荐口碑好的家政、保洁、维修等优质商家,让居民不出小区就可以解决生活上遇到的麻烦。
洛江
洛江区组织开展近邻党建现场推进会
”
启示
“1+N+N”党建工作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由小区党支部整合共建单位资源、组建区域性党建联盟,将互动共联、资源共享的服务站点设在家门口,最大程度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
故事四
全省首创:
人大代表来服务
作为新建小区,南安市四季家园小区在入住初期呈现了“有社区体量,无社区组织;有居民诉求,无调解平台;有服务需要,无供给渠道”的社区管理“三有三无”状况。南安市充分挖掘小区业主党员多、人大代表多的优势,调动党员、人大代表带头参与小区治理,带动居民广泛参与,创新推行了“1+N”(即党组织+群团+协会)的邻里共商模式。
南安
南安四季家园小区党员与南音爱好者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编成南音作品在小区内推广学习
四季家园小区业主中有6位县级以上人大代表,在监督、提案、建议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此,党支部指导设立全省首个小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向人大代表反映社情民意。同时,线上线下公布人大代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zhouwanbao.com/qzwbnr/19355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