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泉州文旅”哦!
│泉州古城保护将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
来自市古城办的消息,日前,泉州已被住建部正式列为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未来5年内,通过实施六大专项行动,作为试点工作重点展开区域的古城区,将有望实现核心区风貌基本得到保护和恢复等目标。
据悉,试点城市可以在组织模式、规划设计理念、工程技术、资金筹措、机制体制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探索或先行先试。按照计划,泉州“城市双修”试点将重点在古城区展开,以构建古城保护发展规划体系为统领,以文化创意和社区营造为推手,着力抓好六大专项行动。
│近年来,泉州古城新城活力四射,成功举办了不少大型赛事。图为古城徒步游现场。(陈起拓摄)
│图为海上丝绸之路环泉州湾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现场。(陈起拓摄)
据悉,这六大专项行动具体包括提升古城服务功能、修复古城水系、提升古城绿化、整治古城“两违”、亮化古城夜景和改造古城天际线。通过上述努力,力争5年内使泉州古城核心区风貌得到基本保护和恢复,古城危旧房修缮管理机制基本建立,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古城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提升,民众自发性参与家园共造、自我管理的机制基本建立,社区自治、共建共享成为常态;古城商业业态经多轮引导、筛选,分布更加合理,更多文创产品成为非遗展示创新、传承的新平台,成为海丝城市旅游的新亮点。
记者了解到,目前,泉州已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泉州古城“双修”整体规划设计工作,邀请中建基础设施勘察设计集团和中央电视台参与泉州古城“双修”工作。
泉州古城面积6.41平方公里,区域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古建筑及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多处,非物质文化国家级4项、省级9项,以及以铺境庙和铺境信仰为代表的民间信仰和祭祀活动、传统老字号店铺等。
此前,泉州市已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小规模、渐进式更新”思路,开展一系列规划编制和立法工作,扎实开展古城保护发展工作,活化了古城文化和业态,实现了古城“留形、留人、留魂,见人、见物、见生活”,为古城“双修”奠定了良好基础。
(泉州晚报记者殷斯麒)
背景近几年,中国各大城市相继出现“城市病”,如今对人居环境的思考不仅是专家学者的课题,亦成为了国民茶余饭后的话题,政府急需解决的城市问题。继年开始的“海绵城市”建设后,年,住建部将三亚列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双修)”首个试点城市,开启了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双修”活动,希望能以此来解决“城市病”,保障并改善民生问题。城市双修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住建部提出年各城市制定“城市双修”实施计划,推进一批示范城市项目;年,“城市双修”工作将在全国全面推开。
什么是城市“双修”?“城市双修”工作是指“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其中生态修复是建设健康、美丽城市的基础,旨在保护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环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其主要内容是河岸线、海岸线和山体的修复。简单说,就是用再生态的理念,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用更新织补的理念,拆除违章建筑,修复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城市“双修”是走向品质的营造修补,是城市发展由量的扩展转入质的提升。
三亚经验三亚被列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首个试点城市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派出专业技术骨干驻扎三亚,对双修工作从规划设计到实施提供全流程的技术服务。
城市修补通过运用总体设计方法,按“山、河、城、海”相交融的城市空间体系为目标,针对突出问题、因地制宜进行“修补”,以城市形态、城市色彩、广告牌匾、绿化景观、夜景亮化、违章建筑拆除“六大战役”做为抓手。
目前,三亚启动开展了10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程,包括城市内山、河、海、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以及城市绿地和绿化带建设、广告牌治理、城市色调整理、城市夜景照明、城市天际线规划、城市建筑立面改造、违法建设治理等城市修补工程,在城市双修工作中作出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来源:景观中国网)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全国重点白癜风专科医院安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