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头保温杯
花旦零钱包
猪八戒台灯
卡通卷笔刀
木偶头调味瓶
传统木偶形象惟妙惟肖
木偶头传承人黄雪玲在为学生传授木偶头创作技巧
唐僧牙签筒
西游记防尘塞、花旦零钱包、唐僧牙签盒、惠安女木偶开瓶器、泉州建筑印象茶具……日前,一场“偶遇——泉州木偶头创意展”在泉州中心市区通政巷苏廷玉故居举行。各种融入泉州“活态”文化的木偶头,让观众品尝到了一场独具闽南文化特色的木偶头创意盛宴。
木偶是泉州的一张文化名片。木偶头造型雍容丰腴、形态万千,经过一双双巧夺天工的手的艺术加工,注入灵魂,演绎出非同寻常的百味人生。同时,木偶头雕刻技艺也面临传承难题。传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年青一代,需要让更多年轻人传统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技艺,让年轻人参与到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中,让木偶头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创新,实现泉州文化“活态”利用。(泉州晚报记者曾广太通讯员上官志鹏文/图)
活用:一点巧思价值升
在苏廷玉故居展厅,以展板图文形式展示了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创作的木偶头创意作品。这些作品是由老师带领学生参观木偶头的实体,学生选中自己感兴趣的木偶头回去研究、创作,然后采用手绘的形式进行展现。
学生的作品想象力丰富,创意十足。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老师傅游磊和王坤向记者介绍了部分作品的创意。
有的作品将传统木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如西游记“防尘塞”以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造型为原型进行设计,赋予手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的作品融合地方传统工艺,如“趣味牙签盒”,其形象来源于掌中木偶戏曲西游记中的唐僧形象,可以半自动化取出牙签,集趣味和功能于一身,让日常生活微不足道的细节也变得好玩,而且除了当牙签盒,它还可以作为文具和装饰品使用,放置回形针等小物品,平时放在餐桌上,美观小巧、方便使用。
还有的作品富有泉州特色。如“花旦零钱包”将木偶头中形象可爱的花旦角色与生活中的零钱包相结合,创作出有地域特色的零钱包,让艺术回归最真实的生活。“惠安女木偶开瓶器”通过简洁的轮廓线,捕捉惠安女的民族服饰特点,把开瓶器从简单的机械化造型转化为高度拟人化、可亲可爱的造型,为呆板的厨房用品带来了一种新的体验。
当你轻轻旋转惠安女的秀美脸庞时,她曼妙的高束腰连衣长款折裙便会轻盈地转动,在优美的转身中,为您开启红酒世界的浓郁芬芳。她除了是一件厨房用品外,更是一件展现惠安女文化元素的艺术品。“泉州建筑印象茶具”从泉州建筑元素中提取素材设计茶壶,茶壶盖的手柄采用泉州特有的燕尾脊作造型,壶身的文案则抽取建筑的山墙等,融入泉州最具代表性的墙线脚和“出砖入石”独特艺术形式,壶嘴选用泉州古建筑中的方井出水口造型,整个壶的造型非常具有泉州特色,材料选用紫砂,也和泉州红相呼应。
“这些学生的作品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傅游磊介绍,正是这股浓浓的地域文化味,使得这些创意作品显得如此亲切和真实,且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创意来源于生活,并且要服务社会。”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老师王坤表示,产品不仅要以创意为出发点,还要增加其价值,才会有更好的创意诞生,并让人乐在其中。
造型:眼鼻口耳变无穷
泉州木偶以其雍容丰腴、形态万千、浪漫夸张的造型而著名。
古代五礼“冠、婚、燕、飨、射”。“嘉礼”,意即隆重的缤婚嘉会中的大礼。泉州地区每逢民间婚嫁、寿辰、婴儿周岁、新建屋厦奠基上梁或落成、迎神赛会、谢天酬愿,都离不开演提线木偶戏以示大礼。因此,泉州自古以来便称提线木偶戏为嘉礼戏。
由“嘉礼”之名,可知泉州木偶历史由来已久。泉州木偶艺术缘起唐代,源于中原河洛地区,这对于说明泉州木偶的雕刻艺术为何直承唐代的遗风,其所呈现出的“雍容丰腴”的特点有重要意义。
木偶的整体造型包括头、四肢、服装、冠盔等,木偶头雕刻仅指头部造型。作为戏曲舞台人物头像的雕刻,非常注重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夸张的造型、丰富的表情、类型化的处理方式是木偶头雕刻的普遍特征。木偶头一般要经过开坯、定型、细雕、磨光、裱纸、补隙、刷泥、上粉、开脸、盖腊等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木偶头造型优美、丰富多彩,脸谱多达数百种,根据人物的不同行当身份,分成生、旦、净、丑、杂五大类型传统傀儡头像,制作工艺比较复杂。
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有生旦行,细眉线眼、高鼻通额、人中略短,脸庞端圆,目光下视呈内省状,耳垂较为肥厚;北行,方面阔额、暴目凸睛、络腮胡子、拱桥鼻(鼻梁中央肌肉上拱呈桥状)、弓形嘴,眉头紧锁,构成“蟹壳”状(形似螃蟹的肚脐)再加上饱满的肌肉刻画,给人一种威慑的力量;杂行,虽然整体的造像风格上依然是轮廓丰腴,但面相各异,性格鲜明,没有一个统一的造像程式可以套用。
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陈晓萍介绍,泉州木偶造型形态万千,与戏曲舞台上的角色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是虚拟的角色,不必受到演员自身形象的限制,可以更加夸张和变形。
泉州木偶雕刻大师不追求自然主义的真实表现,而是“舍情取神”,采用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来对艺术原型进行改造和美化,所以泉州木偶角色经常出现非常态化的艺术形象,木偶的造型要多美就有多美,要多丑就有多丑,但又符合观众对角色的定位;性格典型,木偶雕刻大师提炼出同类木偶角色最本质、最一般的特质,再根据具体角色微妙差别进行有意识地强化,对角色刻画深入,以细腻的表情揭示角色典型的深层性格;符号抽象,通过集中、提炼、纯化、符号化等手段,提炼出最本质、内在的结构,比如泉州著名民间艺人江加走“五形三骨”说:五形、三骨情之最,雕刻紧抓莫放松,脸有千样各有形,眼鼻口耳变无穷。
构思:舍情取神形万千
原本只是一堆土坯,或只是一块闲置的废木,但偶遇了一双巧夺天工的手,它的命运从此改变,成了一个“物”——再遇经一双让它“起死回生”的翻云覆雨手,它成了一个“角”,一切的“人生”演绎,尽掌控在这双操纵它命运的神奇之手上。这角的名称不好听,戏却好看,登大雅之堂时称它“木偶头”,民间就叫它“傀儡头”。
泉州木偶头作品形象逼真,性格突出,面谱造型、粉彩等都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早期的泉州木偶头,都由民间雕刻佛像的专业作坊兼营雕刻制作。清末民初泉州木偶头雕刻开始走向自觉创作时期。清及近代当地两家著名的傀儡头雕刻作坊为“西来意”和“周冕号”。
近现代以来,以泉州著名民间艺人江加走为代表的木偶头雕刻艺术,在福建民间工艺美术占有一席之地。江加走是泉州传统木偶头雕刻艺术的集大成者,又是突破传统的转折性人物,他所雕刻的木偶头,不仅继承了泉州传统偶头雍容丰腴、神韵含蓄的艺术格调,而且由此发展出自成一体的地域风格。
江加走的木偶头以樟、梨木雕刻,刀法洗练,技艺精湛,心理刻画细腻,想象力极为丰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他一生先后创造了多种脸谱,木偶头雕刻总数达上万个,无一雷同,既有个性特征,又有共性通用。他创作的木偶头注重人物面部神态的刻画,不论生、旦、净、丑,都勾勒雕刻得惟妙惟肖,形神兼备,宛然如生。
比如著名的“媒婆”木偶头,脸带媚笑,薄唇两片,加上能合能张的嘴巴,再按闽南风俗梳—个发髻,活灵活现地表现出一个花言巧语、善于应变的民间媒婆形象。他创作的关公、老妪、白阔、花童和白猴等著名的木偶头,同样是形象生动,神态逼真,令人赞叹。
江加走晚年为泉州木偶戏现代剧《小二黑结婚》设计雕刻的三仙姑头像,在传统傀儡“却老”的基础上,融汇了他丰富的人生阅历,把一个惯于装神弄鬼、卖弄风骚的半老徐娘,刻画得惟妙惟肖,受到众口称誉。
参加本次展览的黄紫燕和黄雪玲是一对姐妹花,她们分别展出《吕洞宾》《韩湘子》等为数不多的木偶头精品。
黄紫燕和黄雪玲姐妹俩都是泉州市级“传承人”,其父亲是泉州江加走木偶头雕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黄义罗。两姐妹从上学时起在家父耳提面命的精心传授下,至今已经制作了上万个木偶头。这些作品综合了设计、雕塑、美术、油彩等多种学科的技艺。
作为江派木偶头雕刻传承人,姐姐黄紫燕刻工精细,豪放的刀法中带有女性的细腻,她博采众长,走出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路子,作品备受海内外人士青睐收藏。妹妹黄雪玲作品屡获大奖,在力争原汁原味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对脸谱进行重新设计或根据经典的神话作品进行创作,引来不少台湾收藏家登门求购。
“一块木头,经过艺术加工,为其注入灵魂,演绎出的却是非同寻常的百味人生。”黄紫燕表示,她和妹妹黄雪玲的作品既有写实,又有写意,大胆想象,形神兼备,在继承传统创作模式的基础上,锐意求新,展示各种优美动人的木偶艺术形象。
传承:开启“活态”新篇章
木偶头雕刻艺术与传统戏曲之间形成生死相依的关系。在百花齐放的艺术环境下,木偶头雕刻技艺的传承也遇到了难题:如果固守戏曲舞台,木偶头雕刻将繁华不再;如果离开戏曲舞台,木偶头雕刻只能成为单纯的观赏品,其传统技艺中许多活态的文化就会丢失。
“因此,需要让更多年轻人传统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技艺,让年轻人参与到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中。”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老师傅游磊表示,从年轻的视角看待传统文化,用设计思维方式分析木偶头元素,木偶头文化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创新。
为了让“90后”的年轻人多了解本地文化,傅游磊与王坤老师多次带领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参与“印记闽南文化驿站”组织的传统文化展览活动。近期举办的这次展览活动便由泉州古城保护发展工作协调组办公室、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鲤城区文体新局、鲤城区文联联合主办,泉州印记闽南文化馆承办。
泉州师院的师生们通过多次活动了解掌中木偶的发展以及特殊的艺术形式。傅游磊与王坤两位老师尝试将木偶头元素的分析与创意融入学院专业课程(设计思维、产品设计与制作以及图形创意),希望探索设计与地域文化的结合,推动泉州地区文创品质的提高。
“本次展览是一次传统文化创意设计进课堂的探索,分为木偶头元素分析和木偶头创意设计两部分。”鲤城区文化馆副馆长周琼琼说,大二学生负责木偶头元素分析部分,大三学生负责木偶头创意设计部分,同学们通过多种设计的表达方式,展现木偶头中生、旦、净、末、丑各行的人物角色,并以其为思路创作文化艺术产品,通过年轻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泉州古老文化遗产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焕发新的活力,表达泉州文化的集体记忆和精神认同,以设计作为文化的载体,实现泉州文化“活态”利用。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梦征程白癜风有什么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