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亩大葱滞销愁坏老农

辛苦种植的大葱滞销,老农很忧愁。

昨日天气晴朗,在惠安县东岭镇湖埭头村,一大片郁郁葱葱的葱田,蝶舞蜂喧。看着这番丰收的景象,种了几十年菜的陈云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种下的多亩大葱严重滞销,再过一段时间,只能烂在地里了。该村党支部书记辛金春知道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拨通了泉州晚报社24小时热线。

到泉州种菜20多年,如今面临销路难题

“老农种下大葱收成不错,但是严重滞销,你们能否帮帮他?”前日,辛金春致电本社24小时热线说,在他们村承包菜地的老农陈云发这段时间因为大葱滞销,愁眉不展,希望将这个消息传递出去,让有需要的人可以前往洽谈购买。昨日下午,记者来到湖埭头村,在菜地见到了陈云发。

陈云发告诉记者,他是漳浦人,在泉州一带承包田地种菜20多年。5年前,他到湖埭头村承包了多亩地,种植胡萝卜、地瓜、青瓜及旱稻等蔬菜和粮食。年,他引进了一批葱种,第二年稍有收获。去年收成时,因为遇到疫情出口受阻,亏了不少。

陈云发算了下,每亩大葱包括种子、鹌鹑粪、浇灌、人工等费用,要投入多元。今年疫情过去了,看着亩大葱一天天见长,他盘算着多少能弥补下之前的损失。不曾想,大葱采摘季节到了,却几乎没人上门采购,外国的客户也没有联系了。

“能卖掉多少算多少,不在乎成本”

记者看到,菜地里的大葱一片连着一片,约半米高,多数已经结籽。“这类大葱绿叶梗下方的葱白部分最适宜食用。”陈云发挥舞着锄头,挖出几根大葱,介绍起来。这些葱白有的三四十厘米,对于喜欢吃葱的北方人来说,属于品质比较好的。记者尝试吃了一小段葱白的芯,水分尚可,清甜中带有葱自身的辛辣。

他告诉记者,大葱的收成季节一般从春节开始,至今他只销售了10多亩,还有多亩长在田里,无人问津。每亩大葱可以收成8吨左右,按照往年的价格每斤批发收购价1元左右。“投入的几十万元,看样子要全部亏掉了。”

村里也通过各种渠道帮助他推销大葱,无奈效果一般。“老人每天清晨忙到晚上,一身泥泞,很不容易。”村民辛先生说,如果有人能多少收购些大葱,也算帮了大忙。

陈云发说,这些大葱目前还在口感不错的食用期内,再过一二十天,口感就不行了。“能卖掉多少算多少,也不在乎成本。如果周边群众或者城镇居民踏青休闲,来菜地零星、自行采摘,一二十斤起的,每斤0.2元就可以了。如果商超采购,也可以再谈价格。”

有意向大批量采买大葱帮助老农陈云发的,可致电本社24小时热线。如果采购量较少的,可以自行前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zhouwanbao.com/qzwbys/193586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