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福建省首个“教育强区”试点评估区和“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丰泽区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教育作为科教兴区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工程来抓,大力实施“教育强区”战略,努力促进教育事业快速、均衡、优质发展。日前,丰泽区委书记黄景春、区长杨国昕接受了记者采访,分别介绍了丰泽区教育的现状、特色和发展思路,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泉州晚报记者曾聪虹)
丰泽区委书记黄景春(前左三)到区第二实验小学指导工作
丰泽区委书记黄景春: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更多孩子“上好学”
“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是我们办好教育的直接动力;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是我们办好教育的努力方向。”丰泽区委书记黄景春告诉记者,丰泽区将按照“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下要保底,就是要保基本需求,让所有孩子“有学上”;上不封顶,就是要提升质量、促进公平,努力让所有孩子“上好学”。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积极“补短板树标杆”
记者:丰泽区地处泉州市中心城市核心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万众瞩目。建区20年来,丰泽区教育发生了什么样的发展变化?现状如何?
黄景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工作是丰泽区紧抓在手的一项民生工程、品牌工程。经过建区20年来的发展,我区从建区初期没有一所达标中学,到现在建成两所省一级达标高中(城东中学、泉州九中);从没有一所实验小学到现在有8所,公办幼儿园数量也从1所增加到14所,尤其是近年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4所,新增学位个,有力推动了教育资源提质扩容。正是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服务带动作用。
当前,丰泽教育发展正处于优化提升的关键阶段,既有机遇,也有挑战。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加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持续增加,全区各所学校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面对这一问题,持续实施“扩容提质”工程,补齐教育发展短板,建立与核心区地位相匹配的教育发展水平,成为当前我区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近期丰泽区委召开五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丰泽教育不仅要补短板、更要树标杆,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确立“到年各项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达到或高于全国、全省水平”的工作目标,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具体部署,并精心策划生成东海教育工程包等一批教育“补短板”项目。
记者:丰泽区教育的迅速发展,跟您和区委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开的。请您谈谈丰泽区委如何坚持教育优先,为教育提供坚强保障?
黄景春:强经济必先强教育,重民生必先重教育。对教育发展问题,我总是强调要高看一层,厚爱一分,在决策方面优先考虑和重点安排,做到教育问题优先研究、教育经费优先落实、教育建设优先保障、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把教育工作放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中去考量、去谋划、去推进,切实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按照教育强区和人才强区战略的要求,通过细化分工,明确责任,整合各方资源。实行区四套领导班子挂钩学校制度,积极为学校发展排忧解难。近年来,我实地走访了辖区内20多所主要中小学、幼儿园,并通过召开现场办公会议、教职工座谈会、教育工作会议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协调解决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7个。推动编办、人社、财政等部门和各街道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建设优质教师队伍提升内涵质量立校
记者:教育发展,教师为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是要提升教师的师德师能和专业水平。请问丰泽区是如何建设优质的教师队伍,推动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黄景春:当前,我区教育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对教师队伍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着力壮大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
一方面是深入实施“五名工程”,加强名师、名校长的培养与跟踪考核。今年来涌现出一批省、市、区名校长和名师,名师工作室数量占比达82.6%。健全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将空余编制用于引进名师、名校毕业高学历毕业生,年公开考核引进优秀骨干教师25人。着力破解教师编制不足与学校扩容、教师紧张的矛盾,采用聘用合同制教师来充实师资队伍。通过交流、培训等方式,有效增强了全区教育领导干部队伍的活力和治校治教能力。
另一方面是着力推进学校党的建设,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深入开展“校风建设年”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注重示范引领,在全市率先成立首个民办学校党委,目前全区教育系统社会组织党的覆盖率达%,居全市前列。深化政治巡察,组织区委巡察组进驻教育系统开展为期近2个月的巡察,营造教育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完善教育督导机制,代表福建省接受“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国家级评估,获得高度肯定。
记者: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请问丰泽区如何推进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提高育人成效,让教育活力四射?
黄景春:我区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深化素质教育,通过“活力幼教”主题活动、“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创建、学校少年宫“全覆盖”和高中“特色化办学”等途径,全面提升学生素养。主动对接中高考改革,年中高考取得新突破,区属公办高中城东中学、泉州九中本科上线率分别为81.72%、73.35%,中考连续11年名列泉州市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我区深化全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区”创建成果,主动融入“智慧丰泽”建设,投入1.3亿元启动“智慧教育”建设,引领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以省级教育科研基地为载体,发展科研驱动作用,两年来共组织实施50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有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社会各界凝心聚力助推教育跨越发展
记者:振兴教育事业,需要政府的主导,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多元投入和支持。请介绍一下丰泽区是如何发动各界,凝心聚力办好教育的?
黄景春:发展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丰泽教育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更需要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年我区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截止目前已筹资1.7亿元,体现了大家回馈社会的仁爱之心和对丰泽教育的真挚关心。同时每年将安排0万元左右用于奖教奖学、助教助学、人才引进及培训,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治好学、育好人、树师德。
“众人拾柴火焰高”,丰泽区爱心人士的热情和丰泽区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相互交融,必将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谱写丰泽教育辉煌的新篇章。
贯彻十九大精神打造优质均衡教育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谈谈下一步丰泽教育将如何贯彻十九大精神,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之城”?
黄景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让每个适龄儿童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都能实现个人的梦想和追求。我区将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就近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一是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区财政将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同时主动加强向上沟通,精心策划一批项目对接省市教育“补短板”行动,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
二是推进优质均衡发展。今后三年我区将新建、改扩建26所中小学、幼儿园,学位紧缺情况将得到缓解。同时,发挥已有的名校、品牌校优势,多措并举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并鼓励优秀教师向薄弱校、基层校、新建校流动,促进优秀教师均衡配置。
三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区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都要瞄准一流目标,努力培育一批名人、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名学校,全面提升我区教育吸引力和竞争力。
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治疗的专科医院哪治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kyfjt.com/qzwbyx/19351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