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内坑土垵村乡村景观改造荒草地成休

内坑这处三叠石奇观它"摇摇欲坠“却屹立不倒

近日,内坑镇土垵村一位村民对记者说起当地特殊的“三叠石”奇观,由三块石头叠起来,屹立不倒,村民们称之为“雷公石”。由于常年荒废,最近一段时间,村里启动建设“雷公石”景区,使之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昨日上午,沿着弯弯曲曲的小山道,记者来到被当地群众称之为“雷公石”的小高地。站在这里,可以俯瞰土垵及周边村庄。

记者看到,“雷公石”是由三块石头叠加而成,形状犹如宝塔。中间的那块石头用红字刻着“雷公石”和“革命老区根据地哨点旧址”等字样。记者用手推了推中间那块石头,石头岿然不动,村民们笑称:“别费劲了,石头稳着呢。”

至于“雷公石”名字的由来,说法众多:有人说中间那块石头一侧原本延伸一块,后来被“雷公”劈了下来;还有人说,“雷公石”是老一辈人取的,然后代代相传。

“小时候要放牛,所以经常在这里玩,尤其是夏天,特别凉爽。有时躲在石头底下,有时甚至爬到石头上。”村民张龙报说。在农耕时代,这里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如今,这里成了一代人的回忆。

土垵村主任张文献介绍,“雷公石”旁原本荒草丛生,垃圾乱堆放,常常能闻到恶臭,久而久之,村民们便很少来到这里。“经过多方研究,我们提出将‘雷公石’建设成为一处景区,改善人居环境,让村民有休闲娱乐的地方。”

近段时间,“雷公石”景区启动建设,除荒草,平整道路,清除垃圾。“之后再进行绿化、建停车场、安装路灯等。不久的将来,‘雷公石’将实现华丽转身,从脏乱差变成绿色生态的景区。”张文献介绍。

“雷公石”景区建设的消息传开后,牵动着许多村民的心,他们没事就来这里转转。“前几天,甚至有位80多岁的老人专门来到这里,看看这里的建设情况。”张文献说。

“我很支持,这么好的景观应当好好修建,让更多人来到这里。”村民张建体说。

内坑土垵结合村庄革命旧址打造红色旅游景点

内坑镇土垵村的山间,有三块叠立的大石头,常年屹立不倒,村民称之为“雷公石”,但“雷公石”旁边一片荒芜,最近,土垵村启动人居环境整治,结合村庄的革命旧址,打造“雷公石”红色旅游景点。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山道,记者来到“雷公石”小高地;站在这里,可以俯瞰土垵及周边村庄。“雷公石”由三块大石头叠加而成,形状犹如宝塔,中间的那块石头用红字刻着“雷公石”和“革命老区根据地哨点旧址”等字样。村民告诉记者,这里原本荒草丛生,垃圾乱堆。

内坑镇土垵村村民张建体:以前杂草很多,很不好看,经过修复,环境改变了以后,让村民来娱乐散步。

内坑镇土垵村村民林时灿:以前小孩子的时候也有来这边,我在读书的时候有过来这边。这边建设了,对村民很好,让下一代知道有个老区根据地的哨点。

据了解,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后溪会议旧址——谢氏宗祠就位于土垵村内,而山上的“雷公石”是这个革命老区基点村的哨点旧址。由于革命旧址长期无人看管有些破旧;所以,村民们希望能将它保护起来。

内坑镇土垵村村民张照汉:我是村民又是企业家,但我在国外,已经出去十几年了,一定要保留传统的东西,老革命换给我们今天的快乐幸福。让更多人来这边看,我们以前革命根据地,地方是什么样子的,这个改变给村民美好的乡村,让大家来旅游。

内坑镇土垵村村民张文通:有这种红色基地要好好保护,保护非常关键作为本村土生土长的村民企业家,我希望我们村里每个企业家都来参与保护红色基地,我们坚决保护好,让子孙后代能够流传下去曾经在这边有发生的事情,当时老一辈革命者不容易开这个会议是非常重要的会议。

内坑镇土垵村村民林友朋:以前这个是别人的公啊厅,他们在这里活动,地方弄这么好,我们也是很高兴。

近日,土垵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结合村里的革命旧址,打造“雷公石”红色旅游景点;前期,村里对这块区域进行除荒草,平整道路,清除垃圾;后期,还要再绿化、建设停车场、安装路灯。

内坑镇土垵村村委会主任张文献:村民都很支持,我们要把这边修复起来变成博物馆,现在在征集(老物件),修复成原来的会址原来什么样子,已经开始在设计了,设计好就开始动工,现在已经开始在平整了第一期。

来源:泉州晚报、泉州网、泉州电视台

晋江电视台、晋江经济报、晋江新闻网

nmeiwang

编辑:潘增丰姚晓明投稿邮箱:

qq.







































白癜风病因都有什么
白癜风治疗多久能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kyfjt.com/qzwbyx/193528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