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考最后冲刺阶段有效备考,是目前考生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为此,本报特地邀请去年中考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分享自己的备考经验,为广大中考考生提供参考。□本报记者陈森森
回归基础回归错题
王徽音:取得年泉州市中考最高分,总分.1分,小学毕业于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初中毕业于泉州七中,现就读泉州七中。
临近中考,大量刷题与攻克各类难题,意义不大。考前要做到两个回归:回归错题,回归基础。我们都知道,中考题最重要的部分在于基础,简单题尽量不失分是保证更高成绩的前提。因而此时应该回归基础、再度巩固,对各科基础知识做一次全面的回顾。
可以根据之前几轮复习的经验,侧重巩固自己的薄弱点。例如,语文可以优先复习背诵篇目、文言实词和阅读题、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方法,最后才是作文素材;数学则需要厘清重要概念的定义和基本公式定理,有余力的情况下再做一些难题保持敏感度;其他科目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才能让选择题判断准确、综合题回答完美。
成功无诀窍,功夫在平时。初中阶段,如果我们每天坚持记10个单词,当然10个单词不一定是课内的,长此以往,英语词汇量将是按照英语大纲学习的两倍。而平日里喜爱总结反思,也会让我们在考试中受益良多。我们可以在平常学习中整理出“细心本”“灵感本”“复习本”以及“速记本”。四个小本子各司其职,比如,“复习本”通常用于课后的回忆和记录;速记本包含了知识点和提醒自己的话语;细心本就是平时练习考试的时候,如果犯了粗心的错误,就把粗心点总结成一句话,写到细心本上,比如做题时角度经常看错,就会写注意审清角度;灵感本就是将生活中看到的一些事物以及产生的联想记录下来,相当于随笔,同时也可以用到作文上。
在我看来,考试的本质是通过一些题目,反映出个人的真实水平,所以,超常或正常发挥应有的心态,应该是完整地向老师展示你的能力。稳定心态,要么提升能力,要么降低期望,在平常的学习中,应提升自己的审题能力、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学会将知识点串联运用、提升学科思维。
希望大家都能够发现学习的乐趣,并且能够保持对学习的热爱。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进行深度的思考,琢磨它跟其他知识点的联系,深度思考知识点应用的方向、范围以及注意点,比如一道数学题可以反复推敲,推敲到后面甚至可以拆成几个模型和其他题目联系起来。此外,每天仍然要保持一定的做题量,但重在训练答题手感和应试状态,而不是答案对错。这时的正确率高低并不等于中考结果,因此应当避免不必要的心态起伏。
把握技巧稳住心态
陈艺荧:取得年泉州市中考好成绩,总分.4分,小学毕业于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初中毕业于泉州实验中学,现就读泉州五中。
根据个人的学习经验,中考前最后一个月的学校课堂,我们一定要集中精力认真听课,回归最基本的课本。这一时期,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是重点,这些东西不听就太亏了,课后读多少都不一定补得回来。
而对于语文英语等语言类学科的复习,需一遍遍地复习,才能够尽可能不落下任何一个考点,毕竟这类学科的考试范围相对来说会较宽泛一些。我们可以每天给自己安排一点复习内容,比如语文的几首诗或者英语的一个模块,需要注意的是尽可能在当天内完成当天的任务,不然拖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同时,作文也需要先准备。语文作文,最好在考前认真打磨几篇不同类型的作文,并且拿给老师指导,不断改进完善;英语作文,要多积累一些好词好句,这种积累在精不在多,需要识记脑中并且学会运用。
冲刺阶段,每个学校都会对数理化等学科进行系统化的复习。我们可以借这个机会发现自己的薄弱点,重点弄懂那些不熟悉的部分。复习时一定要回归课本,确保自己理解所有点的本质,在理解的基础上懂得运用。这时候不需要硬去攻克太多的难题,对于难题,主要掌握不同的类型(比如数学的阿氏圆、函数的二级结论,物理的电学力学综合题等等),争取做一题会一类,效率会提升很多。同时也可以留心积累一些基础的知识点(比如角平分线是线段还是射线,家用电器的功率,化学试剂的特殊颜色等等)。另外,对于化学来说,有很多细碎的知识点,可以自己做一个简单的有针对性的整理。
心态决定成败,要学会平常心应考,保证好自己的饮食和睡眠,无论如何也不能影响最基本的饮食和睡眠。考前可能有的同学会有紧张兴奋等各种情绪因人而异,有的还会出现失眠现象,不需要因为自己情绪的波动而担忧,这都是正常现象,要相信自己的身体有着基本的调节能力。在生活方面同样也不需要过多调整,饮食清淡一些,作息保持正常。有空到外面走走是很好的放松心情的方式。
上了考场要相信自己,保持步调,不要因为抢时间而乱了阵脚。而在考场上审题一定要细致,理科打草稿的时候尽量保持工整和条理,方便快速检查。遇到新题型或者忘了什么知识点不要慌,顺其自然就好。最重要的是,每考完一门,就不要再纠结,专注下一场考试。
本文来源:泉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