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丨这位转究郎参加马云的云栖大会要

★好文推荐★

●太赞了!泉州多个县市上榜全国百强县市!有没有你家乡?

●这位泉商捐1亿设立扶贫基金!国庆节期间还有这些泉商热心慈善

●泉商│21.72亿!这位泉商入股中信银行,这些泉企也爱投资银行

●原来你是这样的福建!全国1/3水龙头产自南安,1/4运动鞋产自晋江

●产经

这位博士这双鞋子为何能霸屏央视五分钟

还记得就在上个月

一位“转究郎”刷爆了我们的朋友圈!

?

人物│阿里云邀请咱厝科学家施尧耘加入!准备做什么?对商界有何影响?

今天施尧耘作为重量级嘉宾亮相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展会之一——杭州云栖大会

10月11—14日,为期四天的杭州云栖大会在杭州云栖小镇起航,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展会之一,今年设置2个主论坛、20场主题峰会,以及余场次行业分论坛;现场的重量级嘉宾接近人,其中全球知名科学家级别的嘉宾有55人,包括1位美国院士和5位中国院士。在这些重量级嘉宾中,就有一位咱厝科学家,他就是世界知名量子计算科学家、密西根大学终身教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职业成就奖”获得者、阿里云首席量子技术科学家施尧耘。

丨全球顶尖科学家亮相杭州

身影:施尧耘组织大会分论坛

据相关媒体报道,杭州云栖大会于今日上午开幕,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作主题演讲。

丨马云在杭州云栖大会上演讲

今年9月刚入职的阿里云首席量子技术科学家施尧耘是今天下午“重构基础设施”分论坛上的组织者。此次论坛邀请加州大学圣巴拉拉分校教授谢源、阿里巴巴首席通信科学家谢崇进等人进行讨论,立足实际应用场景,分享针对性的软硬件重构和优化的应用实践。从30倍以上性能提升的定制存储部件,针对互联网场景的定制服务器系统,到最新的存储介质和存储协议的池化应用,再到数百Gbps吞吐的网络应用,探索基础设施能力的极限,打开一扇重构基础设施之门。

丨施尧耘

据了解,9月26日,施尧耘参加了阿里巴巴在斯坦福大学举办的技术分享会,向上百位美国西海岸高校的学生介绍阿里巴巴在基础研究建设的未来愿景。乘坐四个半小时的飞机从密歇根州的家来到加州的帕罗奥托,施尧耘感慨加入阿里巴巴之后,生活的变化极大。过去,他的身份是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终身教授;现在,他是阿里云量子计算的首席科学家,负责组建阿里云量子计算实验室(AQL)。

“我的基地基本是在飞机上。”加入阿里巴巴之后,施尧耘有一半时间在做调研,跑遍中、美、欧等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所,介绍阿里巴巴,交流量子计算的研究心得,寻求学术上的合作伙伴,规划AQL发展计划。

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施尧耘将于12日下午参加量子技术分论坛,对未来量子通信行业上的基本形势进行分析。

观点:施尧耘分享关于量子计算领域的前沿趋势

年7月,阿里巴巴与中科院联合成立了中科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正式进军量子信息科学领域。

把视野放向全球,你会发现量子计算早已成为了科技巨头的战场,原因很简单——它拥有爆表的计算能力,它将引领新的计算革命。如此强大的计算能力意味着什么?业界普遍认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也将受益于量子计算。

然而,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量子计算的研究存在诸多挑战,如何商业化更是学术界和工业界最棘手的问题。施尧耘表示,量子计算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规模化。目前没有一个技术可以把规模做得很大,又同时可以做到优质的量子存储和操作。但他也坦言,即便未来量子计算成功商业化,经典计算机也不会因此而淘汰。

施尧耘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随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系师从“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研究量子信息科学,并于年获得博士学位。在加州理工学院量子信息研究所短暂的博士后研究后,他赴美国密西根大学电子与计算机系执教、研究,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施教授的研究涉及量子信息科学的多个方向,比如量子计算复杂度、量子系统的经典模拟、量子密码学等。他的研究成果包括多个相应方向中最具代表性的工作;比如在Device-Independent量子密码学中取得了被认为突破性的进展。年6月,施尧耘入职阿里巴巴集团,出任阿里云首席量子技术科学家,全面负责集团的量子技术研发工作。近日代表阿里巴巴出任浙江省之江实验室副主任。

施尧耘团队的职责是让量子计算落地。施尧耘透露,他们将和硬件合作伙伴深度合作,开发软件工具、量子算法,并探索新的应用。

在他看来,业界已经在量子计算未来的应用方向有主流的看法:一类是模拟量子系统,在材料科学、量子化学、药物发现等领域人们需要用大量的计算资源来模拟量子系统;第二类是用于帮助现在互联网公司都需要做的计算,比如机器学习的提速,基于量子硬件的机器学习算法,加速优化算法和提高优化效果等。

除此之外,施尧耘还认为,量子计算的诞生对密码系统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目前广泛使用的公钥密码系统会逐步被替换成量子计算机无法破解的系统,业界称之为“后量子密码学”。

以下是云栖社区对施尧耘博士的采访实录——

记者:您之前在学术界,转投工业界是出于什么考虑?对您来说二者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施尧耘:从学术界到工业界的目的是对量子信息技术的落地贡献力量。

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差异在量子这个话题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对我个人而言,以前基本上只是研究,而现在除了研究,更重要的是规划、决策、组织、执行(当然学术界大型项目的负责人也需要做这些事。)

如果比较单个公司和单个学术单位,根本上的区别是在最终的目的。工业界一般来讲目标是致用、产品,而学界理论上更公开,且有很多专做基础性、先期探索性、开放和高风险性的。一个推论是,工业界的每个量子项目都需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整体的、战略性的思考和布局,寻找风险和回报的最佳结合点。而学术界每个基本单元更多的是单点的深入攻坚。

记者:量子计算描绘了一幅很美好的蓝图,但是现在工业界的巨头也只局限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这一技术实现商用的挑战在哪?

施尧耘:有许多挑战,但首先是如何把规模做大。目前没有一个技术可以把规模做得很大,又同时可以做到优质的存储和操作。另外,量子计算的落地是个巨型的系统工程,牵涉到众多方面的技术和能力。整个产业还不完整,人才稀缺。比如我要打造帮助设计量子硬件的传统软件。理想的工程师要是一流的软件工程师,有要对量子计算有足够的认识。这两个技能很难在同一个人身上兼具。现实只能是量子化软件工程师或软件化量子科学家。对学习能力是极大的考验。

记者:你们现在重点做哪方面的研究?

施尧耘:我们的长远目标是实现量子信息技术的潜力,提供基于量子信息技术的解决方案。这里关键是“实现”和“解决方案”。近期我们会和硬件合作伙伴深度合作,开发软件工具、量子算法、以及寻找终极的应用。我们的前途辉煌灿烂,但是任重道远。

记者:能否谈谈对量子计算在应用层面的理解?分享您在工作中获得的一些宝贵经验?

施尧耘:大的方向业界有主流意见。有两个类型的应用:一类是模拟量子系统,在材料科学、量子化学、药物发现等领域人们需要用大量的计算资源来模拟量子系统,量子计算机用来做这样的计算最自然最直接;第二类是用于帮助现在互联网公司都需要做的计算,比如机器学习的提速,基于量子硬件的机器学习算法,加速优化算法和提高优化效果等。

必须强调的是明确应用还需要许多工作;并且最终量子计算机的功效还要在真实机器上的实验来验证。我的经验是,不要想当然,而要持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

记者:您认为量子计算领域未来会有什么样的新变化?

施尧耘:硬件方面比较可能的是,多个企业和研究单位会把目前的技术路线靠卖苦力做到极致,不约而同地同时卡在某个瓶颈,等待一个突破性想法的来临。在软件方面很多方都有类似的系统,性能也相差无几。但下一个突破会是在理论、想法方面。这也是为什们我对团队建设的目标,除了要求能做出所有人最终都可以做出来的,关键还要有绝对一流的人才。

记者:如果量子计算成为现实,那么又将是一场计算革命,届时哪些行业会率先被颠覆?

施尧耘:前面提到的两个方向的计算可能会有很大变革:牵涉到模拟量子系统的和加速、提升重要的计算(需要强调一下这里说的只是可能性)。说经典计算机在以后完全被淘汰有点太科幻,未来比较可以肯定的是两者并存,同一问题两条解决线索,二者各有优缺点。

另外之前没有提到的是对密码系统的影响:大型量子计算机出现后,目前广泛使用的公钥密码系统都不安全了。所以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系统会逐步被替换成我们不知道如何用量子计算机破解的系统。这就是所谓的“后量子密码学”。美国国家标准局现在正在收集候选协议。这个对公钥密码系统颠覆已经在进行中,即使大型量子计算机的出现还很遥远。

记者:在本次云栖大会上将会有量子计算专场,能否提前透露一些亮点,以及组织这一分论坛的初衷?

施尧耘:这次大会的分会场有我们组织的“阿里巴巴量子峰会”,由我们的合作伙伴和我们新加盟的同学演讲。主要是和大家分享这个领域的现状和愿景,一方面让大家有基于事实的期望,另一方面也希望鼓励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同时让我们的合作者们更加了解阿里巴巴,携手向前。

链接一:施尧耘人物简介

施尧耘,泉州晋江金井人,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取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此后成为密歇根州立大学终身教授。师从计算机科学最高奖“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进行量子计算相关研究。

在理论量子信息科学领域,施尧耘涉猎颇广,研究主题包括:量子算法和复杂性,量子通信复杂性,量子系统和量子计算的经典模拟,量子信息学和量子密码学。年,施尧耘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颁发的“职业成就奖”(CareerAward)。他的多个研究项目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资助。此外,施尧耘在美国持有与量子科学相关的多项专利。

链接二:马云组建“阿里巴巴达摩院”

此次大会,最亮眼的莫过于阿里巴巴宣布已经组建全球研发中心“阿里巴巴达摩院”。

阿里在过去18年,尤其是前十年,马云不允许公司有人提成立研发院。因为前十年,阿里巴巴很艰难,要存活,要盈利。而且,他认为很多所谓的研究院都是研而不发。如果阿里巴巴要做,就要做一个跟其他机构不同的研究院。

经过多年的思考,直到现在才决定阿里巴巴要成立自己的研究院。

“阿里巴巴成立研究院?到底要做什么?我认为,阿里巴巴的研究院是要解决全球问题,同时有利润,又能带来快乐”,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云栖大会上如是说。

马云表示,“达摩院”将引入顶尖科学家,未来3年投资亿元。

“为什么叫达摩院,名字是我取的,为什么一定要叫研究院或者实验室,达摩院就挺好的。”

对达摩院未来的发展,马云提出三个原则:

一是必须活得比阿里巴巴长。此前,马云说阿里要做一家年的企业,他认为企业是有周期的,但能留下来的,是阿里巴巴的技术、经验以及对社会的担当。阿里巴巴已经18年,还有84年要走,达摩院至少要活85年。

第二,达摩院要影响至少20亿人。现在阿里巴巴已经是全球第21经济体,未来要成为第五大经济体,所以达摩院也需要解决20亿消费者未来要面对的问题。

第三,研究院要学会自营自利,但不是不给钱,未来3年内,阿里巴巴会投入亿给达摩院,但未来还是要自己挣钱。

会上,马云还谈到了企业家和科学家精神。

他认为企业家和科学家在很多地方是一致的,具体表现为一下三点:

第一,优秀的企业家和科学家必须要乐观,对未来有强大的乐观主义才能做一个出色的企业家和出色的科学家。

马云表示:不是看见了而相信,真正的科学家和企业家是相信而看见,我们相信它才看见它,绝大多数的人是看见了才相信,所以这是优秀科学家、企业家和其他普通职业之间的差异,18年以前别人相不相信电子商务,我不知道。但正因为我们相信,我们才走到今天,没有乐观主义是不可能走到未来。

第二,科学家和企业家必须要有强大的担当,强大的家国情怀,为别人解决问题。

第三,企业家和科学家必须具备创意、创新和创造精神。

“在未来的中国十年中,所有企业家如果不能跟科学家共事,不能跟科学家一起努力去进行创造、创意、创新,你的企业是走不久的,没有技术做背景支撑的企业,不可能有利润的。同样,科学家在中国也必须跟企业家合在一起,企业家不是买卖的关系,企业家并不是唯利是图,我们所有的科学家必须要有企业家这样的意识。”马云在会上如是说。

链接三:杭州云栖大会

云栖大会每年都被备受科技界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需多少钱
白癜风患者能否服用复方斑蝥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kyfjt.com/bbfz/193514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