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荡漾、流水潺潺,沙洲石滩、水草湿地,飞鸟游鱼、水天一色,一幅山水画卷跃然于永春大地上……
永春县地处晋江上游,桃溪、湖洋溪、一都溪、坑仔口溪、岵山溪诸水汇流,山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年7月,永春县委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治水”的工作部署,并于近日出台实施《永春县全面治水工作方案》,在桃溪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上,进行全水系覆盖、全流域铺开、全方位施治、全过程监管、全民性参与,力争用3年时间,通过“治污水、防洪水、涵养水、净化水、美化水、利用水”六水同治,全面治水,实现“水清、河畅、路通、景美、魂足、民富”的目标。
环保先行治污水
永春县把治污作为全面治水的首要任务,立足改善和提升水质,通过综合施策,让污水变清水。
该县加强生活污水处理,在人口相对集中区域,因地制宜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同时,强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工程,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加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力度,加强农村生活污染源控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加大工业企业污染整治。
河道整治防洪水
该县将以河道整治项目为支撑,由河道向两岸、向水系周边延伸,由防洪向生态、向文化层次提升,让洪水变畅通水。
开展河道清淤清障,清除河道两岸的竹子、杂树以及阻水建筑物,恢复自然岸线,重塑河滩,优化河床,留住缓冲区,构建滞洪、泛洪和过洪区,提高河道过洪能力。加快河道防洪治理,开展防洪工程、重点山洪沟治理和中小河流治理,提高流域和区域防洪能力。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完善水系周边路网,结合河道采用路堤结合形式,提升公路沿线绿化。
水土保持涵养水
下一步,永春县将把水土保持作为水源涵养的基本途径,由内而外、固本清源,打造源头活水。
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强化水土流失重点区域治理,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及重要水源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探索水土流失治理企业化运作。加快水源涵养林建设,实施封山育林、低效林改造和生态修复,实施生态景观林带、森林公园建设,加强河流湿地、森林和植被的保护。
做好水源地保护,保护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综合整治镇、村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推进重点小流域水环境治理,改善村居环境。抓好矿山和土地治理,提高土地收益率。
生态修复净化水
实施湿地生态景观建设,在水系支流、河口等地方,结合植物缓冲带、生态浮床和生态护岸技术等,使水体得到净化和曝气,打造湿地生态景观工程。推进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用生态方式改善河水、改良河床、恢复河滩、修复河岸,贯通河流“动脉导管”。
开展农村河塘整治,疏通田间地头、河塘沟渠的“毛细血管”,恢复水库、河塘、沟渠的水体活力。强化小流域建后管护,探索建立多部门参加的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河道管理和水政执法力度,探索工程管护、环境卫生管护、园林绿化管护的综合管护机制。
文化塑造美化水
文化塑造是全面治水的亮点,要发掘不同乡镇的乡土文化,打造河川文化、名山古刹、湖光山色、河湾石滩、乡村田园等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把水文化融入全面治水的全过程,扮靓青山秀水。
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美丽片区、景观带、美丽乡镇(镇区),使美丽乡村从盆景展示变成满园春色,全面开展“美丽乡村·精神家园”行动,逐步实现全境美丽。
构建水生态景观廊道,推进沿河公园绿地建设,见缝插绿,种植本地树种和特色树种,形成树阵花海;结合两岸农舍、耕地、建筑、桥梁,留出一片田园风光,建设亲水景观小品和休闲绿道慢道,形成特色景观带。
做好水文化保护与传承,保留水文化历史风貌,加深古镇、古村落的水文化积淀;结合乡愁公园、余光中文学馆、白鹤广场、湿地公园、香都广场、魁星文化园、水生态展示馆、东关桥文化园,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提升水文化。
科学发展利用水
把科学发展观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结合起来,作为全面治水的落脚点,把河流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水资源、水产品、水经济、水产业、水效益的转换,让水患变水利。
加快水源及节水工程建设,抓好白濑水库、马跳水库和五一水库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做好镇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推进水利风景区建设,丰富生态旅游内涵,建设海西山地自行车户外运动基地,建设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魅力休闲乡村。
强化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高优、生态、休闲、创意、精致和智慧农业,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突出沿溪沿河的生态农业、休闲农庄、观光农场、乡村民宿等新兴业态,发展漂流、滨水、亲水、戏水等岸边和水上娱乐项目,提升水环境效益。
开展水利科技科普宣传,推进桃溪流域生态经济试验区建设,持续增强“多源生态”的竞争优势,发展生态养生产业链。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kyfjt.com/bbfz/19351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