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芳本专栏
第期
与诗人一起,在诗路上跋涉
——王永志《蔡其矫—诗坛西西弗》读后
文_蔡芳本
对于蔡其矫的研究,不能算掀起一个热潮,但有关论文和纪念性文章却也铺天盖地。对于一个热血诗人,人们对他的敬仰与崇拜是无以复加的。蔡其矫的爱恨情仇无不一一呈现在世人面前,蔡其矫的诗情画意给这个冰冷的世界注入了太多的温暖。许多人以蔡其矫的追随者为荣,许多人以写蔡其矫为责。至今,写蔡其矫的专著已有几部。最早见到的是曾阅的《诗人蔡其矫》。这部专著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作者与诗人交往的点点滴滴以及蔡其矫工作、生活、创作的许多片段。因为作者的亲历亲见亲闻,资料都是第一手,所以十分详实可靠,是研究蔡其矫的第一蓝本。接着见到的是王炳根的《少女万岁》。这部书专门详实地记录了蔡其矫的爱情和爱情诗的写作经历,概述了蔡其矫对于爱情的追求方式和理解,让我们了解了诗人怎样不无浪漫又不无艰难地趟过爱情和诗这条大河。无疑,这部书澄清了许多不明就里的人对于蔡其矫情事的误解,应该说,意义十分重大。再见到的书是蔡其矫的忠诚研究者邱景华先生的《蔡其矫年表》。我们知道,以年表的形式来体现蔡其矫,工作是十分繁杂十分辛苦的。如果不是细心梳理,细心去发现,肯定无法全面体现蔡其矫的生活与创作的全过程。年表的写作要精练,要准确,要真实,研究者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沙里淘金的。另一本书是周红的《蔡其矫传》。可惜,这本书到现在都没见到,不知他用什么样的文笔和什么的传记方法来表现蔡其矫。
写传记有几种方法,一种是纯粹的叙述,没添加任何评价及情感成分。客观、公正、全面来讲述一个人的一生的故事,应该是这种方式的传记特点。
另一种方法是评论式的传记。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打破时空,打破体裁,对传主的生活及创作进行倾向性强的判断和评叙。这种方式的传记,带有极强的作者个人观点和情感,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气概。
再一种方式是夹叙夹评的传记。这种传记作品的好处在于能处处见到传主生活行动的影子又能兼顾读到传主相关的作品,从中领悟到传主的思想与情感的历程。相对于前两种创作形式,这样两种的传记无疑更能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读者更能从一部著作中全面了解传主的生平事迹和人生经验、创作经验。而这种了解是基于生动形象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更容易被人接受。相对于这种传记方法,前一种似乎失之于单调,第二种似乎失之于空虚和抽象。这种传记方法,是前二者的有机结合。
王永志的这本《蔡其矫——诗坛西西弗》是第三种方式传记的产物。这本书生动而丰富地为我们刻画了诗人蔡其矫的形象。这是一种编年式的写法,一条时间的线索贯穿其中,非常简明非常清晰。从出生到离世,蔡其矫的一切通过王永志的笔墨,让我们历历在目。王永志选择了一生当中涉及到蔡其矫的重要的历史背景、工作、生活经历、重要创作和重要思想感情,要而不繁,很好地避免了简单和琐碎。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历史背景还是工作、生活;无论是创作还是思想感情,王永志都能将它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一个时段,一个时段,非常凸显,决不掺杂。这种功夫不仅可以看出作者的语言文字的组织能力,还可以看出作者的文章架构能力和选择材料的能力。作者对于蔡其矫的熟悉程度也可以在文章中见出端倪。作者之所以写蔡其矫,并不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是基于热爱,是基于崇拜之心。所以作者会给蔡其矫定位为西西弗。这个一直将一个不断滚下山的大圆球又不断滚上山的西西弗,是一个有着执着信念的大英雄:“在垂暮的眷恋中远行/已经过去两千多个朝夕/但在我的心中/你依然是/那个推石上山西西弗/那个诗坛千面的西西弗/即使巨石一千次一万次/滚落下山,你依然在天堂/一次次推着它往上走。”王永志没有半点犹豫地宣布:西西弗的精神是蔡其矫的精神,这是对于诗的无怨无悔,对于诗的一往无前。也应该说,王永志写这部书的目的,绝不是要炫耀蔡其矫不平凡的人生,更不是要炫耀蔡其矫的诗歌艺术,而是要宣扬蔡其矫的人格魅力和他的精神指向。“正是由于蔡其矫的灵魂、诗魂不断越过‘边境’,他的诗歌理想才能超越深长幽暗的隧道,抵达光明的前路,抵达人们柔软的心灵。”王永志用这样的判断来引导读者真正读透蔡其矫其人及蔡其矫的诗歌。全书中不断出现的这种判断,无疑增加了王永志论述的的深度和分量。
思想作为这部书重点阐述部分,而艺术其实也是这部书的着眼点。这部书很有价值的地方还在于王永志不断在呈现蔡其矫一首诗的写作过程:在什么背景下创作,创作时的心境,语言和文字如何调度,结构如何经营等等。王永志同时也是一个诗人,对于写作一首诗的艰辛,他比前人会更加深刻。他不无巨细,不厌其烦地剖析蔡其矫诗歌的艺术,一方面是要让读者更能领悟到诗歌的含义、诗歌的价值,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更多的诗爱者学习更多的诗歌艺术技巧。如果真是如此意图的话,那么这部书也是一部活生生的诗歌教程了。诗爱者从这部书中看到的活生生的诗歌写作例子,无疑有着不俗的启发和帮助。蔡其矫生前是一位热心的人,他是许多青年朋友的偶像、长者,也是许多青年朋友的朋友,他的关爱的眼光时常拂过青年朋友的脸庞,他的关爱的手指时常拂过青年朋友的肩膀,这也是王永志要告诉我们的另一个蔡其矫,胸中蓄满大爱的蔡其矫。“在蔡其矫逝世之后,那些他生前指导过、交往过的诗人、诗歌爱好者念念不忘他的种种高风亮节、趣事逸闻,这在中国诗坛中包括那些虽受到高度推崇的多种流派的诗人都不曾有过,在说明蔡其矫作为一个历尽沧桑的诗人、诗坛教义在人们心中的位置。”跟许多年轻人一样,王永志也受过蔡其矫的扶持。蔡其矫亲自为王永志改过诗,蔡其矫与王永志一起游历过祖国山川;蔡其矫不断给王永志来信,作为大学中文系的学生,王永志从蔡其矫的信件中,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文学知识,在命定之路,有幸徜徉在蔡其矫的诗的回廊。读者有幸读到王永志在三四个月时间就写完这部著作,跟着王永志可以见到蔡其矫深长的诗路,也跟着王永志去寻觅蔡其矫诗歌道路上跋涉的痕迹。
※本文发于蔡芳本新浪博客年7月29日。
蔡芳本-往期回顾蔡芳本专栏
再不来春风就老了
NO.期
蔡芳本专栏
唉!朋山岭
NO.期蔡芳本专栏
诗人蔡芳本的幸福生活
NO.期蔡芳本专栏
蔡芳本不是人
NO.期
蔡芳本专栏
阳台上的苦瓜
NO.期
蔡芳本专栏
在欢乐迪唱歌
NO.期蔡芳本专栏
走着瞧吧,许谋清
NO.期蔡芳本专栏
一生只穿夹克衣
NO.期蔡芳本专栏
收藏晋江
NO.期蔡芳本专栏
池店中学,我的学生们
NO.期蔡芳本专栏
我的女神
NO.期蔡芳本专栏
童年的那片帆影
NO.期蔡芳本专栏
读我的书
NO.期
蔡芳本专栏
初春,死了一只鸟
NO.期蔡芳本专栏
玉兰花语
NO.期
蔡芳本专栏
蔡其矫诗歌音乐会主持词
NO.期蔡芳本专栏
陌生之歌
NO.期蔡芳本专栏
我爱自行车
NO.期蔡芳本专栏
梦书
NO.期蔡芳本专栏
庄学培和他的家园
NO.期蔡芳本专栏
裤袋的功用
NO.期蔡芳本专栏
绿笛山庄一夜
NO.期蔡芳本专栏
风云舒卷湖头镇
NO.期蔡芳本专栏
深沪风味
NO.期蔡芳本专栏
衢州的震撼
NO.期蔡芳本专栏
继续!《南安文学》
NO.期蔡芳本专栏
祥华茶韵
NO.期蔡芳本专栏
金谷春深
NO.期蔡芳本专栏
蓬华风景
NO.期蔡芳本专栏
印象中的海印寺
NO.期蔡芳本专栏
序黄秀惠
NO.期蔡芳本专栏
父亲的背后
NO.期蔡芳本专栏
虹山家训留美德
NO.期蔡芳本专栏
这块给你吃
NO.期蔡芳本专栏
丁屋岭旧时光
NO.期蔡芳本专栏
钱仓记事
NO.期蔡芳本专栏
我认识的安溪茶人
NO.期蔡芳本专栏
画画记
NO.期蔡芳本专栏
血沃伯公凹
NO.期蔡芳本专栏
是怎样的一种美好
NO.期蔡芳本专栏
花钱的方式
NO.期蔡芳本专栏
崇武水关情思
NO.期蔡芳本专栏
愿望
NO.期蔡芳本专栏
我们要养活文学
NO.期蔡芳本专栏
感受南安城
NO.期
蔡芳本专栏
散点亮光——洪辉煌写人文章小议
NO.期蔡芳本专栏
写点小东西,过些小日子
NO.期蔡芳本专栏
许谋清散文艺术特点小议
NO.期蔡芳本专栏
序贺彦豪
NO.期蔡芳本专栏
序叶志如散文集《亮光,一直都在》
NO.期蔡芳本专栏
不老的母亲河
NO.期蔡芳本专栏
跟庄长江先生学习“戏剧人生”
NO.期蔡芳本专栏
诗歌灵源
NO.期蔡芳本专栏
丰泽丰泽
NO.期蔡芳本专栏
古厝茶坊
NO.期蔡芳本专栏
在金谷,做艺术的美梦
NO.期蔡芳本专栏
序刘碧新
NO.期蔡芳本专栏
序侨声小学国学读本
NO.期
蔡芳本专栏
我不认识林世铨
NO.期
蔡芳本专栏
序郑亚鸿
NO.期
蔡芳本专栏
遍洒诗歌的种子——蓝鲸年刊评
NO.期
蔡芳本专栏
晋江上名菜了
NO.期
蔡芳本蔡芳本,笔名老山羊、郑闲。福建泉州人。年毕业于福建师大中文系。毕业后分别在师专、中专、中学任教。年转入《泉州晚报》任编辑。年开始发表作品。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逆飞的荆棘鸟》、《只有你的声音》,散文诗集《紫丁花香》,诗书影集《故乡屋檐下》,散文随笔集《过简单生活》、《做一只快乐的猪》、《只要你愿意》。现任泉州七彩艺文会馆馆长、泉州市作家协会顾问。
西海岸文化平台现已开通以下作家专栏:
王忠智
陈伟泉
戴冠青
姚雅丽
曹淑风
廖伏树
姚添丁
庄马炮
林世铨
王朝晖
郑剑文
胡建志
寇婉琼
陈丽桔
施伟
林清秀
木雷
郑智得
王勇
林火烟
蔡芳本
林素玲
李英霞
孙传勇
洪少霖
黄建团
贺彦豪
张家鸿
潘翠芸
顾月华
许谋清洪辉煌
栗冰
王燕婷
张明
李妙连
吴奋勇
王小敏
黄秋华
林轩鹤
骆锦恋
海伦
王常婷
陈谦
蔡水奎
洪顺兴
叶燕兰
任剑锋
张百隐
黄秀惠
陈娜娟
曲燕
陈志泽
高寒
尹继雄
刘再复
潘高鹏
潇琴
连江水
吴小兰
(按开栏的先后时间为序)
爱写作的人都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kyfjt.com/bbfz/19352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