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芳,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这位来自南平建瓯、长得清秀可人的姑娘,已经在菲律宾进行了一年的志愿者教学活动。通过交谈,她向记者讲述了在菲律宾工作、生活的一些酸甜苦辣,希望她的经历能够让即将前往菲律宾进行教学活动的志愿者得到一些启发和帮助。
保持良好心态
作为福建师范大学第二批赴菲汉语教学志愿者,卢芳在菲律宾最优秀、办学层次最高的华文学校中正学院任教,担任该校中一丁组(相当于国内初一年)、中四丁组(相当于国内高三年)的华语教师。
卢芳说,刚到学校时,自己对当地的一切都感到非常新鲜,学生对她也感到很新鲜,因此她的课也上得非常轻松有趣。可是过了一阶段,卢芳便发现学生对华文的兴趣开始下降,并不再感到新鲜。因此,她认为,在这个时候,老师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上课之前默默地告诉自己,一定要把这节课上好,让自己充满积极性,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的情绪,慢慢地激起学生的兴趣,促进良性循环。课余要经常与学生沟通,培养感情。
与学生打成一片后,与当地同事的相处同样重要。卢芳说,很多同学到了菲律宾后,碰到最大的障碍也许是跟当地的教师相处,因此,学会与当地教师的沟通并处理好人际关系同样很重要。
教学也有快乐
就像国内学生学英语一样,菲律宾的华人学生学汉语也会闹一些笑话,有的学生常常连自己的中文名字都记不住。像有一个叫陈礼敏的学生,有一次路过卢芳的办公室,卢芳用他的中文名字叫了他三次了,他都没什么反应。直到卢芳走过去拍了拍他肩膀,他才恍然大悟说:“老师,你刚才是在叫我吗?”
有的学生刚刚学会一些词语,就要拿到生活中用,因此也闹出不少笑话。卢芳要回国时,中一丁组一位叫黄安娜的学生,在她的纪念册上写道:“老师,您永远活在我心中”,令卢芳哭笑不得;有的学生在量词方面则经常用错,如他们常说“一个天”、“一个年”、“一个信”等等;老师跟他们打招呼时,学生常常回答的却是“为什么”。
卢芳说,学生学华文,总会出现一些差错的。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件不好的事,但作为老师,恰恰可以结合生活的常例,慢慢引导学生,轻松学习汉语。
参与创办报纸
在菲律宾进行志愿者教学活动一年,令卢芳感到最有成就的是,参与创办《汉语学习报》。《汉语学习报》作为菲律宾有史以来的第一份简体字汉语拼音学习报,主要面向菲律宾华校师生,现在已经成为当地华校师生、汉语学习者的工具报,其宗旨就是走汉语国际化道路,弘扬中华文化。回想整个办报过程,卢芳感觉非常难得,已经和《汉语学习报》分不开了。卢芳的同学也都也以这份报纸为荣,并不断为办好这张报纸作贡献。
卢芳告诉记者,《汉语学习报》主要有四个版面,版面内容大约为:第一版包括华教动态、汉语知识;第二版包括中华文化、锦绣中华(主要介绍中国国情);第三版包括成语故事、诗词欣赏、绕口令;第四版则为学生习作。现在该报的全体编辑记者主要来自国内的志愿者教师。今年即将前往菲律宾进行志愿者教学的同学将会成为下一批的编辑记者,她希望大家都能共同出力,把这份报纸继续办好办得精彩。
办报纸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卢芳说,因为当地报纸排版系统不支持简体字,所有她们不得不在自己装的中文版word上排好版面,然后再拿到《商报》社去印刷。这样总要花费她们很多时间。
结缘《泉州晚报·海外版》
因办报原因,卢芳等人经常辗转于菲律宾《商报》社与学校之间,她们便凑巧在《商报》社看到了《泉州晚报·海外版》,并因此喜欢上了这份报纸。现在,《汉语学习报》的很多编辑都在学《泉州晚报·海外版》,不仅从上面获取国内的情况,还学习报纸的版式。《泉州晚报·海外版》已经成为她们良师益友。
班有泉州学生
凑巧的是,在卢芳任教的两个班级里,也有泉州的学生。像中四丁组,就有3个晋江的学生。当得知对方是老乡时,卢芳和学生都显得特别高兴。因为这3个学生都会普通话和闽南话,所以他们之间的交流并没有什么障碍,平时就像朋友一样,他们平时也就有了更多的交流。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比较好白癜风哪里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