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泉州晚报」
昨日下午,在东京奥运会羽毛球混合双打决赛中,“咱厝人”黄东萍与队友王懿律为中国队斩获第18枚金牌,为泉州、南安拿到历史上第二块奥运会金牌。
“东萍,你是我们的骄傲”“好样的”……昨日,记者兵分两路,前往黄东萍的家乡南安罗东镇罗溪村,及其母校南安市体育学校,与她的家人和学校师生共同见证这场奥运盛宴。
□本报记者吴宗宝许雅玲实习生陈雨渟
亲友教练
身穿红衣图吉利
相拥而泣庆胜利
7月30日中午,记者赶往黄东萍位于南安罗东镇罗溪村的家中。车子刚驶入罗溪村,约两百米长的道路两侧立满了为黄东萍加油的拱门和横幅——“东萍加油,罗东人民以你为荣”“东萍加油,罗东人民支持你”……
距离比赛开始还有大约半个小时,黄东萍家中已坐满了前来观战的亲朋好友、省体工队教练、泉州市体育局负责人、镇村干部等近百人。
人群中,黄东萍的父母穿着火红喜庆的上衣,特别显眼。黄东萍的母亲黄秋芬告诉记者,东萍很孝顺,几乎每天都和家里人视频聊天。为避免给女儿增加压力,一家人通话时都只聊家常。
记者了解到,黄东萍结缘羽毛球的初衷,仅仅是因为长辈希望她通过运动强身健体。“我们一家都是高高壮壮的,东萍小时候却很瘦弱、爱生病,大家都十分担心。”黄秋芬介绍,年,女儿刚上小学时就被送到南安市体校设在国专中心小学的羽毛球训练班。女儿的天赋很快显现出来,连续3年获得泉州市级年度羽毛球锦标赛冠军。
“省体校的教练陈红一下子就看中了东萍,还说要把她调到省体校。”黄东萍的奶奶李秀莲回忆,东萍等了好长时间都没消息,就打电话给教练。对方解释说,省体校最小的要小学四年级,等她上四年级马上就可以过去。
进入省体校后,黄东萍如鱼得水。“她的特点很突出。从性格来说,她很大方,有点男孩子的气质,而且敢打敢拼,比较好胜。从打球的特点来说,她的速度快爆发力强。”当时,负责选拔队员的省羽毛球队女队原主教练郑宝君发现了这个好苗子。年,年仅11岁的黄东萍进入了省体工队,成为一名正式运动员。年,她被调入国家二队试训,那一年她17岁。
昨日,郑宝君也来到黄东萍家中,一起为东萍加油助威。她提到,东萍刚进入国家队时一度不适应,想要回来,她帮东萍分析优势,鼓励她坚持下去。“我当时一直相信总有一天,东萍会站在最高领奖台上。”
除了郑宝君,还有一位教练的鼓励让东萍坚持下来,那就是她的启蒙教练黄建红。遗憾的是,黄建红已于年去世。去世前,黄建红仍不忘嘱咐黄东萍要坚持下去,好好打球。
家人和教练的鼓励和支持,成了黄东萍前进的最大动力。在昨日观战现场,黄东萍的母亲一直双手合十,一旁的父亲神情严肃,双眼盯着电视直播。直到最后胜利的一刻,夫妇俩再也按捺不住兴奋,从椅子上蹦起来,振臂高呼,相拥而泣。“宝贝,你很棒,我们全家为你感到骄傲,你没有辜负国家对你的栽培,没有辜负教练对你的好,没有辜负全家对你的期待!”面对镜头,黄秋芬哽咽着说出了最想对女儿说的话。
母校师生
东萍是我们的榜样
为她感到骄傲
“南安市体育学校为奥运健儿黄东萍加油!”昨日下午2时,距离比赛还有半个小时,60多名南安市体育学校的师生早早坐在座位上。他们手持国旗、身着红色衣服,耐心等待校友黄东萍出战羽毛球混双决赛。
下午2时30分,随着黄东萍出现在投影仪的直播大屏幕上,全体师生集体欢呼:“开始了,东萍加油,你是最棒的!”
比赛开始后,师生们随着比分上升时而紧张,时而兴奋。下午3点40分,随着对手把球打出界,黄东萍和王懿律激动地拥抱,南安市体育学校师生也沸腾了,大家尽情挥舞手中的国旗,欢呼雀跃,“赢了!我们赢了!”“黄东萍,好样的!”在场的小学生王逸杨见到师姐拿到奥运冠军,开心地告诉记者:“师姐是我们的榜样,我要向她看齐,以后也要为祖国拿到奥运会金牌。”
值得一提的是,黄东萍的这枚金牌不仅是泉州历史上的第2枚奥运会金牌,也是南安市体育学校培养的运动员获得的第2枚奥运会金牌。该校坚持走体教融合发展之路,大力夯实育才基础,提升综合实力,已经培养出了陈海威、黄东萍、李发彬等优秀运动员。
“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赛后,校长杨再发表示,今后学校将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力争创办教育思想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学和训练管理规范化、学生素质优良化的一流体校,为祖国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体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