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骆培鑫赤子情怀屡立战功

传承红色基因讲述英烈故事

骆培鑫:赤子情怀屡立战功

骆培鑫戎装照

黄水兰手捧老伴骆培鑫60多年前的立功喜报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曾经,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张坂村出了一位了不起的英雄人物——骆培鑫,他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上海等著名战役,立下10次战功,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本报记者罗剑生文/图

民族危难矢志报国

骆培鑫于年在上海出生。他的祖籍地是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张坂村。上世纪20年代,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年间,民不聊生。迫于生计,他的父亲骆海青与妻子、哥哥背井离乡,来到上海务工,后来开了一间店铺,经营小本生意,定居在上海。骆培鑫七八岁时,母亲因病离开了人世。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占领上海,到处烧杀抢夺,到处是枪声、哭声,整个上海一片混乱。“祖父的店铺经营着油、米等日杂,还做点木头生意。”骆培鑫长子骆春华介绍,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整天辛劳也赚不了几个钱,一天还要被强收3次税。祖父一家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年8月,在饥寒交迫、民族危难之时,怀着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深明大义的骆海青将儿子送到了部队,嘱咐儿子一定要为国尽忠。就这样,15岁的骆培鑫当了一名“娃娃兵”,参加国共合作抗日自卫队,奔赴华北抗日前线,在与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快速成长,狠狠地打击日本侵略者。

年8月,日本投降,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经过三年抗战的骆培鑫,已长成一个身体健壮、英姿焕发的小伙子。他返回上海探望家人,得知父亲病故,妹妹和伯父相依为命。他含泪告别亲人返回部队。

南征北战屡立战功

抗战胜利后不久,骆培鑫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一纵队第十六师,成为尖刀连的一名战士。他冒着枪林弹雨南征北战,参加淮海战役、强渡长江、解放大上海等重大战役,千里跋涉进军福建,解放全中国。他立下了10次战功,其中三等功5次,四等功5次,还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后,骆培鑫在福州军区军械一库、二库任班长。年9月,他被评为全军军械先进工作者代表,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军军械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受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一起合影留念。

“父亲在战场上多次负伤,好几次死里逃生。”骆春华告诉记者,十几年的部队生涯,父亲腿部、臀部、肩部均受过伤,其中腿部3次受伤,能在枪林弹林中存活,实属万幸。在淮海战役中,一次部队接到紧急任务,三天三夜的急行军,战士没饭吃,也没有睡觉,硬是凭着惊人的意志坚持了下来。

在骆春华家客厅的一张桌子上,摆满了骆培鑫获得的各种勋章与证书,有淮海战役纪念勋章、渡江胜利纪念勋章、解放大上海纪念奖章、立功喜报、奖状、红五星、帽徽等。最为珍贵的就是那张进京领奖时的集体合影照。

骆春华表示,这些勋章是父亲为国流血牺牲的历史见证,这是家族的荣耀,他们会当作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父亲总是挺直不屈脊梁,教导子女做人要坦坦荡荡,他们一定会牢记父亲的教诲,为祖国繁荣富强、为建设美好家乡做出自己的奉献。

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年3月,已担任连级干部的骆培鑫从部队转业回乡,先后调任上游公社锦钟片支部副书记、惠女水库民工指导员、东岭粮站副站长等职务,于年5月病故,享年73岁。

骆培鑫的遗孀黄水兰今年已87岁高龄,老人性格恬静、面目慈祥。她于年入党,是位已有60多岁党龄的老党员,年与骆培鑫结婚的时候22岁,是苍霞村妇女主任。夫妻志同道合,相濡以沫,生下四男二女,如今已是儿孙满堂,享受着离休干部抚恤金待遇。

骆春华告诉记者,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他于年参军,成了一名海军战士。在部队4年期间,在父亲的激励下,他不负众望,荣立三等功。父子双双立功,在当地传为佳话。

骆坤元是张坂村的一位退休教师,今年已82岁,出于对英雄的敬仰,他花费大量时间写了《赤子履痕》系列文章,详细介绍骆培鑫的事迹。“骆培鑫是个人格高尚的人,我为之感动,就产生了为他写书立传的想法。”骆坤元告诉记者,骆培鑫为人忠厚、正直,口碑良好,在担任惠女水库民工指导员期间,他担心饭不够吃,每次都等民工吃完了他才吃剩下的锅巴,尤其可贵的是,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转业到地方后,无论在哪一个岗位,都是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来源:泉州晚报泉州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zhouwanbao.com/qzwbfz/193557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