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泉州晚报」
“祝你们学业有成,长大成才,将来回报社会。”8月24日,在南安梅山镇明新村,36名在中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学子获得了来自家乡的2.95万元奖学金。作为泉州市较早成立的村级教育基金会,明新村教育基金会成立于年,41年来奖教奖学不间断,持续鼓励学子求知求学、造福桑梓。
受李光前热爱公益、重教兴学精神影响,年,同为梅山人的明新村港胞侯丽水、刘源洪各捐资1万元,创建明新村教育基金会,开始奖教奖学。随后,乡贤们响应,纷纷捐资,每年用筹集来的善款奖励村里品学兼优的学子和明新小学爱岗敬业的老师,为振兴教育、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这一坚持,就是40来年。
41年来,乡贤们慷慨解囊、接续奋斗,目前已累计发放数百万元奖教奖学金,惠及上千名学子。
“41年、八届理事会,大家接力助学,不变的是对教育事业的热心”,年从税务部门退休、接任明新教育基金会会长的侯赞同深情回忆说,乡贤们虽然大部分在外经商,但一听说是要捐资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都很爽快给予支持。有的乡贤还是父子两代人接力捐赠。年的春节,村两委和教育基金会举行座谈会,向乡贤们汇报家乡的教育成绩和奖教奖学情况,乡贤慷慨解囊,捐资33多万元。常年在广州经商的侯义胜是首位捐资助学的港胞侯丽水之子,虽然久未回乡、家乡已经不认得几个人了,但他仍慷慨捐出2万元。在石狮经商的侯智江,为促进家乡教育,二话不说捐出了5万元……筹集的善款,基金会均用于奖教奖学,每年张榜公布,公开透明。
对于乐捐的乡贤和教育基金会来说,学子们进步成长、教学质量的提升就是最好的回报。年,村民子女侯凯莉同学高考取得南安市理科第九名的优异成绩,被厦门大学录取。年,村民子女黄盈同学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年,村民子女黄雅雯同学参加福建省青少年“U系列”射击赛,勇夺两项冠军,同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今年,又一批学子考出好成绩,就录取于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每年8月底奖励中高考优秀学生,9月10日则奖励明新小学的优秀师生,近5年来已有近百人次教师获得累计约20万元的教学奖励。
除了奖教奖学之外,基金会每年也筹资为孩子们庆祝“六一”儿童节,组织毕业生慰问恩师、组织明新小学全体老师开展红色教育,春节慰问寒门学子。
□记者黄耿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