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泉州通(泉州晚报记者陈林森通讯员余菁)
今年,泉州将营商环境攻坚提质行动作为12个专项行动之一,纳入泉州促“六稳”“六保”追赶行动中。近日,市营商办(市发改委)印发了《年泉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以此作为营商环境攻坚提质行动的重要抓手,全面追逐更高效、更便利、更暖心的良好发展环境。根据部署,泉州明确今年为“营商环境攻坚提质年”,将对标一流营商环境,聚焦降成本、强服务、提效率,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探索实施一批突破性、引领性的改革措施,着力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更好满足企业提出的实际需求,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具体包括5个方面31条措施,重点内容摘要如下——
●持续深化对标,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1.开办企业
试行经营范围现场规范制。实施企业设立与公章刻制合并办理,全市范围内实现企业开办环节压缩至2个(企业设立登记、初次申领发票),时限减少至2.5个工作日。全面推开个体工商户全程智能化登记工作,实现办照“不见面”“全天候”“无纸化”。
2.办理建筑许可
推广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和项目审批代办制度。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等事项探索开展区域评估。房屋市政政府投资项目减至90个工作日内,社会投资项目减至70个工作日内,小型投资项目减至50个工作日内,交通、水利工程项目审批时间减至90个工作日内。
3.获得电力
创新“先导式”办电服务。实现千瓦以下低压用户办电2个环节10个工作日内完成,10千伏及以下高压单电源用户办电4个环节30个工作日内、双电源40个工作日内完成。进一步压缩低压供电项目占掘路审批时限至10个工作日内。业扩不停电接火率92%以上。
4.获得用水用气
将用水用气环节压减至2个(现场勘察审核、查验接入通水),获得用水总时限9个工作日以内,获得用气总时限8个工作日以内。
5.登记财产
不动产一般登记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抵押登记办理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探索设置不动产登记企业服务专区,实现一窗通办,资料齐全后办理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
6.纳税
研究推进财产行为税一体化纳税申报。大力推进“非接触式”办税。纳税人年纳税时间压缩至小时以内,90%以上主要办税事项实现网上办理。
7.跨境贸易
推进中国(泉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逐步覆盖跨境贸易管理全链条。取消或简化办理进出口许可证明。改革通关申报模式。全面实行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年底前进出口单个集装箱常规收费压减至美元以内。
8.获得信贷
着力发展“信易贷”,至年底贷款余额达45亿元。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力争年融资担保余额达15亿元。
9.执行合同
升级改造泉司法公开服务网。推进网上立案及网上递交材料,推广电子送达,应用智慧庭审系统加强网上开庭和跨域开庭,推进全流程网络化办案。
10.办理破产
建立重整识别、预重整和简易破产案件快速审理机制,推进“繁案精审、简案快审”。落实“府院联动”处置破产工作统一协调机制。降低进入法院破产管理、评估、拍卖等名册资质门槛,降低破产费用占破产标的比例。
●全面深化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效能●
11.推动行政服务中心转型升级
推行“一窗通办”“自助快办”“靠前联办”“无偿代办”“预约办理”“快递送达”,实现全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改进窗口服务,普遍推行首问负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并联办理、限时办结等制度。
12.强化电子证照应用
将电子证照生成作为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办结的前置必要环节,年底前实现已归集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办事中普遍应用,电子证照类目基本关联办事材料清单,各级政府办事窗口%接入电子证照库。
13.推广“不见面审批”
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应用,年底前实现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7%以上,“一趟不用跑”比例达到65%;推进手机端“掌上办”、自助一体机“随身办”,优化“15分钟便民服务圈”。
14.推行“一件事”套餐服务
全面梳理“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涉及的多部门联办服务事项,力争年年底前市本级至少完成10件,并公布一批“一件事”集成套餐式政务服务事项。
15.深化“证照分离”改革
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探索逐步扩大“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范围,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纳入清单管理,通过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改革。
16.全面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扩大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适用范围。探索实行按比例抽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减少核查工作量,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推动告知承诺制纳入政务服务系统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17.优化企业跨区迁移服务
支持企业合理迁移行为。建立推动企业跨区迁移便利化的管理办法,不得对企业正常迁移限制门槛。
18.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
持续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试点工作,将简易注销适用范围扩大,将简易注销登记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至20天,建立企业简易注销容错机制。
19.建立健全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
实现各级政务服务机构、政务平台(含业务系统、热线电话平台、移动端、自助端等)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评价对象全覆盖、服务渠道全覆盖。
20.建立以“闽政通”APP为主的一体化掌上便民服务大平台
鼓励依托“闽政通”APP开发部署本地本部门便民服务模块,推动更多高频便民服务事项利用闽政通实现网上受理、办理和反馈。
●规范创新监管,加强营商法治保障●
21.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年底前基本实现市场监管领域相关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深化“互联网+监管”。对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为企业留足发展空间。
22.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组织对年底前出台的政策措施进行全面清理。
23.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活动
消除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设置的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赋予社会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发包自主权。推行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实现“不见面招投标”。
24.持续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加大对侵犯专利权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对泉州品牌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司法诉讼与行政调解的衔接配合。
25.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问题
将清欠工作完成情况列入巡视整改、审计监察和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提高政府部门及其所属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拖欠失信成本,构建严防新增拖欠的长效机制。
●加强普惠创新,提升城市软环境●
26.强化人才引进和服务
深耕人才“港湾计划”,全年拟新引进产业急需高校毕业生1万名。举办民营企业家示范培训班,推广人才合伙制、股权期权激励等务实做法,加快打造人才工作信息化云平台,组建专业化服务专员队伍,推动市级“人才之家”标准化服务。
27.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提高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和电子健康卡“多码融合”。持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年底前全市普惠率达到85%。提高公共交通便捷度,年内全市新增公交线路5条,延伸优化公交线路8条,更新购置新能源公交车辆。
28.积极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
持续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家、研发经费支出增长20%以上,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0%。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改革试点,筹建中国(泉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跟进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及应用,深化“泉企上云”工程,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0家。
●强化政策落地,激发市场活力●
29.贯彻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将《条例》列入年普法宣传内容,开展《条例》进园区进企业活动。全面清理与《条例》不符合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
30.完善涉企政策制定调整机制
建立我市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决策咨询机制,适时开展政策咨询和评估活动。充分利用民营企业诉求受理服务窗口和民营企业服务热线,健全畅通便捷的政企互动路径。
31.推广惠企政策服务专窗
各部门惠企政策要在出台或更新后同步推出简本、解读材料、流程图、办事指南及示例,并在15天内汇总至行政服务中心惠企政策服务专窗及时宣传解读。年底前实现市、县两级行政服务中心惠企政策服务专窗全覆盖。
泉港论坛推荐阅读
◆烟火人间
山腰老街即景
◆小肠都偷、水果都偷……莫伸手,伸手必抓!
◆警惕!吃了10来颗杨梅,一阿婆赶紧送医!这几类人不宜食用!
◆名单曝光!泉港这2家企业被纳入全市失信联合惩戒对象!
编辑:暮飞云
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zhouwanbao.com/qzwbjj/19354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