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429412.html
国家卫健委最新通报:
昨日新增本土病例9例,均在广东
▽
6月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5例(上海5例,广东2例,四川2例,云南2例,北京1例,内蒙古1例,浙江1例,陕西1例),本土病例9例(均在广东);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其中,广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例,广州报告6例,佛山报告1例;另有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2例,广州报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广州报告。
此前,5月21日~6月2日,广州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6例,无症状感染者14例(另有20例无症状感染者已转为确诊病例),2个高风险地区(荔湾区白鹤洞街、中南街),5个中风险地区。
出现两例重症病例,专家正全力救治
6月3日,广州医院院长雷春亮接受媒体专访,医院配备、高考隔离考场况。据悉,截至目前广州市出现了两例重症病例,两位患者目前均已接受气管插管,国家、省市专家正在对其进行全力救治。
重症病人可能出现哪些症状?雷春亮介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可能引起呼吸系统缺氧、感染、出现并发症等情况。
另外雷春亮提到,医院还有一例境外输入的重症病例正在接受ECMO(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该病例已经被国家专家组接管。根据专家组的意见,该病例年龄75岁,入院的时候因为年龄大,发病短时间内就变重了,两肺的炎症比较明显。
专家组提前研判,为了做到更好的呼吸通畅、给氧,所以用上了ECMO,到现在经过三四天,2日的会诊,该病例肺部的炎症已经开始好转了。“如果顺利的话,按照我们预判,可能大概一周左右,很可能ECMO可以拿掉了。”雷春亮表示。
据悉,目前广佛两市的确诊病例均集中医院接受治疗。广医一院已派出呼吸重症团队赶往市八支援。
在这次的本土感染病例中
发现有4名患者注射了第1针新冠疫苗
还没来得及打第二针
就被感染了
雷春亮介绍,统计数据显示,50多例本土病例中,有3例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平均年龄是49.1岁,重型和危重型平均年龄67.8岁。
雷春亮表示,根据临床观察,这些本土病例主要有4个特点:
感染者普遍病毒载量高;
病毒的传播能力很强;
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潜伏期非常短;
核酸转阴时间长,目前这些本土病例中,只有1例核酸转阴。
雷春亮说:“在这次的本土感染病例中,发现有4名患者注射了第1针新冠疫苗,还没来得及打第二针,就被感染了。目前发现,只要是接种了疫苗,哪怕没有完成两针次的接种,基本病情都不重,临床反馈的结果显示,疫苗预防重症的效果很突出。”
变异毒株首次出现社区传播
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
截至目前,广州本轮疫情确认为感染的是在印度发现的变异病毒。这种变异病毒具有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的特点,而这种变异毒株也是首次在我国国内出现社区传播。感染这种变异毒株的患者在感染症状、临床救治等方面有哪些特点?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作出解答。
患者在感染症状上有哪些特点?重症率如何?
蔡卫平:这次的病毒株感染最大特点是患者鼻咽拭检测新冠病毒核酸载量特别高,平均值比去年的患者高出接近一倍。此外,病情进展更快,去年的潜伏期平均是5.9天,这次只有3.2天。
本轮疫情患者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居多。重症化率6.2%,比去年疫情的重症化比例要低。但去年的病人是有症状才去就医或发热后被检查出来,本轮疫情大部分患者是主动筛查发现。
治疗方式和以往有哪些不同?
蔡卫平:印度发现的变异株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因此早期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治疗上差别不大,以积极的氧疗、对症支持治疗和中药治疗为主。
为什么连续有就餐者中招?
6月2日晚,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首席科学家、主任医师林鹏根据不断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复盘了一个真实案例,并指出:“新冠病毒变异株,为这次的疫情防控带来了新挑战”,不过当前措施依然有效。
复盘:陆续被检出阳性,竟全因一顿早茶
5月21日,住广州荔湾的郭阿婆(75岁)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5月26日广州荔湾的宋阿婆(73岁),5月27日47岁的酒店服务员姚女士、广州荔湾的李阿婆(85岁)也陆续被检出……
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这些竟然全是因为一顿早茶:
5月19日,姚女士给郭阿婆所在餐桌送餐,期间未佩戴口罩;
5月19日,郭阿婆与宋阿婆曾同一时间在某茶楼喝过早茶;
而宋阿婆与李阿婆互不认识,但曾同一时段在某酒家就餐。
分析:共同就餐感染后传播
出门喝个早茶,竟然就中招了?!这次病毒这么厉害吗?
林鹏分析,确实本次疫情病毒的传播力强,共同吃一顿饭、短暂的非直接接触就可以造成病毒传播:2名感染者是在茶、餐厅被传染的,1名感染者在送餐时未佩戴口罩。
他进一步指出,这个案例也反应出本次疫情的特点:通过共同就餐等相对密闭的场合受到感染后造成的传播,感染者之间有明确的传播链条。
那么,未来需要每年打疫苗吗?
张文宏最新判断
未来新冠疫苗会不会像流感疫苗一样每年都要打,也是公众颇为关心的问题。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二届大会回答这一提问时,张文宏坦言,虽然大多数推断对此都得出肯定的答案,但目前还不能确定。他举例说,新冠感染者康复后带有抗体,但仍有20%的几率再次感染。同样,疫苗接种后的保护率随着时间推移会不断下降。
“所以,未来人们是不是需要反复接种疫苗,取决于今年接种疫苗以后,在第二年年底再进行评估,看看有多少人打了疫苗还感染。第二年如果没有再次感染那就再等等,等到第三年看看有多少人感染。直到打过疫苗的人普遍出现再次感染的现象,这个时候就是一个节点,是疫苗‘重新布置’的最好时机。”张文宏说。
中国与大多数国家的疫情情况存在很大差异。张文宏直言,有关新冠疫苗是否需要反复接种的相关数据,一定来自于其他国家。届时,中国可以参考由其他国家获得的科学数据,非常从容地进行新冠疫苗接种的“第二次布置”。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广州市政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zhouwanbao.com/qzwbnr/19357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