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晚报报道泉港聚力攻坚石改惠民

近年来,泉港区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按照“一年抓试点、三年成规模、五年见成效”的发展步骤,结合城乡规划、乡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方式,注重实效,坚持靠前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共拆除石结构房屋.7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46.7亿元。

因地施策成片改造

“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新房,现在的政府真好!”7月24日,家住泉港区峰尾镇诚峰村片区石结构房屋改造项目——弘和小区的陈文珠,坐在自家的新房里十分高兴。

原来,陈阿姨由于家境贫困,一家8口人挤在不到7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下雨时房子还经常漏水,生活非常不方便。作为村里的石结构房屋改造对象,陈阿姨一家和村里的其他户改造对象,去年以来陆续搬进了镇里统一规划自行筹建完成的联体安置小区,在整齐划一的联体楼里,开启了安居新生活。

诚峰村户石结构房屋改造对象成功入住新居,得益于近年来,泉港区将石改工作与城乡规划建设的统一规划,并按照“一村一策”原则,对石结构房屋成片改造。诚峰村根据实际,重新整合村集体用地,创新“5+1”模式(五层居住套房加一层储藏间,每户占地面积25平方米,五户联体建设),统一规划联体建设居住小区,采取自愿协商、资金互补的形式,并由村集体组织统一动工建设,统一规划改造。

此外,该区还采取土地入股、环境整治等模式,对辖区内石结构房屋进行成片改造,目前已实施改造项目28个,多个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已初见成效。同时,将新启动荷池石结构房屋改造二期、前黄镇凤林片区等9个石结构成片改造项目。

传承文脉留住乡愁

“再过3个月,这栋楼可以开始对游客开放了,到时楼内会设露天影院、茶座等休闲娱乐设施,游客肯定会比现在多!”看着村里首栋即将修缮完工的南洋楼——永福楼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东张村支部书记陈志成信心满满。作为省级旅游特色村,每逢节假日,东张村总会迎来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村里各项旅游基础设施虽在不断完善,但往来游客的吃住问题,仍是该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如何让游客来了有饭吃、有地方住,是东张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近年来,该村以全区石结构房屋改造为契机,按照“保护特色、传承文脉”的要求,结合传统村落保护、特色乡村旅游发展以及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整村石改工作,分期对村内33幢富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石结构古建筑进行修缮保护,计划把永福楼等18幢保留较为完整的南洋楼开发为乡村民宿,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同时留住乡愁、发展乡村旅游,让一代代东张人的记忆得到延续,也让美丽乡村建设更具人文魅力。

截至目前,东张村改造完成石结构民房幢4.98万平方米、修缮古民居18幢,实施道路硬化、安全饮用水、溪流整治等为民办实事项目20多个。

政策支持靠前服务

石改工作如何推进,资金支持是关键。近年来,泉港充分利用入选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的有利契机,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通过整合农村危旧房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不断发挥政策的叠加放大效应,减少资金压力。

该区通过引导、动员域内金融资本,争取多方资金参与,与农发行泉州分行、泉州农商行签订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项目银政合作协议等形式,获得信贷额度20亿元,为石改工作注入强大资金动力;多户零星石改户向农商行申请贷款,取得信贷资金万元。

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出台本级扶持措施,区政府每年统筹安排落实专项扶持资金,对石改项目予以补助,截至目前,全区共拨付各镇(街道)前期启动资金、规划补助、拆除补助、低收入弱势群体补助等资金共计万元。

此外,该区坚持“便民利民、尊重历史”原则,梳理农村建房审批业务办理相关事项,制定个人建房审批操作规程、办事指南及办事流程图,将个人建房审批事项进驻便民服务中心,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截至目前,共审批个人建房多宗。

(林弘梫庄玲玲)

来源:年7月26日星期三泉州晚报

微泉港客服







































你我携手共抗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kyfjt.com/qzwbys/193517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