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泉州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展示了过去一年泉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效,也描绘了新一年泉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与工作重点。
□泉州晚报记者蔡紫旻
年:全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年,全市有为有效应对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落细落实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全力推进复工复产、满工达产、增资扩产、提质强产、保岗促产,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总体呈现稳步回升态势。
年,泉州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落实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要求,深入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深耕“1+3”专项行动,全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农业:实施现代农业项目个
新一年,泉州将加快拓展“农业+”等新业态,充分挖掘农业增长潜力,为经济增长作出应有贡献。
聚焦特色农产品核心区,加快发展茶叶、蔬菜、畜禽、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实施现代农业项目个、新增投资40亿元以上,加快建设海洋健康食品、海洋生物医药、水产品精深加工、预制菜、水产电商等特色园区等。
工业:新启动建设标准化园区万亩以上
今年,泉州将围绕“8+4”产业体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深化“绿色数字技改”专项行动,实施重点技改项目个以上,以及实施智能制造数字化赋能三年行动。深化“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新启动建设标准化园区万亩以上、建成投用千万平方米以上。实施“抓工业设计促产业升级”专项行动,按照“一产一院一赛事一基地”构建工业设计链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集聚发展,加快建设“一县一数字经济集聚区”,推进集成电路、化合物半导体、光子技术和元器件等项目投产达产。
第三产业:加快服务业集聚发展
泉州将加快推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提升枢纽物流要素集聚能力。成立现代服务业联合会,逐步提高园区产业集聚辐射能力,新增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3家以上。
推进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建设,推进“文旅+”专项行动,打造“国潮泉州”品牌,加快发展会展经济。
项目奋战年:实施在建省市重点项目个
新一年,泉州将精心组织“项目奋战年”活动,实施在建省、市重点项目个,新开工省、市重点项目个,确保全年完成投资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7.5%。加快推进晋江健康产业园、南安新能源制造产业园、安溪海佳LED新型显示器件等项目建设。
深入实施“聚城畅通”专项行动,推动福厦客专建成通车,抓好厦漳泉城际铁路R1线项目,推进跨江跨海通道建设等。同时,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加大侨港澳台和文旅经济招商力度,力争全年实现新签约招商项目投资总额1万亿元。
城乡建设:加快推进环湾城市建设
新一年,泉州城乡发展预期目标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0.5%、环湾城市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泉州将深化“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完成城建投资亿元以上。集中优势力量,打造东海城东核心区,推动高端要素向环湾区域加快集聚,加快推进中央商务区总部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中心城区一体化开发建设,加强跨县域、长周期重大城建项目协调调度,推进统管区、统筹区联动协同开发,加快推进片区开发建设。落实推进泉州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年力争完成投资45亿元以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