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写的骄傲央视眼中如此美妙的泉州你

在这座城,有伊斯兰教的圣墓,有摩尼教的草庵,有天主教的教堂,有南少林的古刹,有老君岩悠悠千载……千年前的宋元,我们的祖先从这里走向海洋,和世界拥抱。

它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央视春晚东部分会场所在地。四天后,走进泉州,这座属于海洋的城市。

OnaslowboattoChina

在驶向中国的小船上

(歌词大意)

启程时我还年少,回忆模糊

如果我还能记得,那些冒险的故事

烟雾缭绕鼓声相随,拨开新世界的面纱

我即兴哼出的小曲,没有歌词来定义

在驶向中国的小船上

当我们到达远方,就知道我们会变得怎样

饱经风霜的我不再年轻、鹤骨霜髯

在这摇摇欲坠的船上,我经历了多少漫长的冬季

为了祖祖辈辈还在前行,去往未知的远方

在驶向中国的小船上

……

《刺桐怀旧》(节选)

作者/宋祝平

泉州,古称刺桐城。千年前,这里满城种着刺桐,树冠缀满红花,远望似火。

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濒临东海的泉州,古代的名字叫做刺桐城。在遥远的公元七纪,这里环城都种植着皮色青白,干上有刺的刺桐树。夏天,树冠缀满鹦鹉似的红花,远望仿佛是一树火,美极了。可惜,不知什么原因,这种高大的乔木今天在泉州已经罕见。不过,提起刺桐的名字,依然会从历史长河的记忆里,勾起对于刺桐古城的不尽情思。

马可·波罗:若有一只船去基督教诸国,必有一百只船来这刺桐港

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向我们描述了他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从福州到达泉州时的情景:……在五天的末尾,我们到了一个很大很繁华的刺桐城。这里是海港,所有印度的船皆来到这里,载着极值钱的商品,许多贵重的宝石和许多又大又美丽的珍珠。……假如有一只载胡椒的船去亚历山大港或到信奉基督教诸国之别地者,必有一百只船来到这刺桐港。……据商业量额上说,这是世界上两大港之一。

△马克·波罗在书中说,刺桐城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港口之一

宋元时,刺桐港帆樯林立、商贾如云,客居数万亚非人

其实,马可·波罗所说,才只是一鳞半爪。当年闻名世界的刺桐港,不仅和印度,也和亚、非各国人民发展着日益频繁的海上贸易和友好往来。从泉州乘船沿着中国的海岸线南下,经过今天的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缅甸、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这大洋上漫长的友谊航线,一直延伸到波斯湾和北非的阿拉伯诸国。这种往来的开始年代,有文字记载的可以上溯到公元六世纪中期的中国南北朝。到了十世纪以后的宋、元两代,全盛时期的刺桐港,帆樯林立,商贾如云,讲着多种语言的亚非朋友,带着恒河、幼发拉底河、尼罗河的宗教、文明和友谊来到刺桐城客居的竟有数万人之多。

△泉州港出土的宋代海船

九日山的石头会说话,讲述千年前送别异国友人的故事

寻找中国人民与亚、非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不妨再到泉州西郊的九日山去。别以为苔痕斑驳的石头不会说话,你看,自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年)以后,到宋理宗宝祜元年(年)的一百多年间,错落刻在岩壁上的许多“祈风碑刻”,就在畅叙友情。这些石刻,是当年送别前来中国从事贸易的亚非朋友乘船回国,举行典礼为他们祈祝顺风的记录。

宋朝清真寺,耶路撒冷人修,仿叙利亚式样,用泉州石砌。

泉州还有一处记录友谊的见证,就是耸立在市区涂门街的伊斯兰教清净寺。寺里的古体阿拉伯石刻,记叙着清净寺始建于回历四百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年)。后耶路撒冷人阿哈玛特出资重修。它的设计,仿自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全用泉州特产的青白两色花岗岩砌成。这古老而又具有强烈异国情调的建筑,竟像是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共同建造的“友好大厦”,携手树立的友谊丰碑。

穿越回千年前,满载财富的巨舰,冲过印度、太平两洋的风暴,驶进刺桐港……

不妨让我们的思想生出翅膀,向那已经过去的遥远的宋元时代飞翔。于是,在我们的面前,出现了一座被美丽的刺桐树环绕着滨海古城。升着庞大风帆,悬着各色旗帜的巨舰,满载亚非各国人民劳动的果实,冲过印度、太平两洋的风暴,驶进港湾。由码头通往城内的第一条繁荣的街道名叫“聚宝”,沿街像小山一样堆积着带有红海两岸潮汐咸味、南洋诸岛椰林热风的各色货物和珍珠、宝石、香料种种珍品,宛如置身宝山。

△泉州德化白瓷

再往前去,便是侨民聚居之所,那缠着白色头巾,身着长袍,留着好看的小胡须的阿拉伯人,那皮肤被炎日晒成棕色,穿着传统纱笼的东南亚人。虽然和我们肤色不一,语言不同,但都在和我们友好地谈话、微笑。特别需要提到的是那时还有许多中国人和阿拉拍人、东南亚人结合的家庭,又在我们之间增添了亲戚的情谊。

△阿拉伯客人参拜先贤墓

(选自年8月20日《福建日报》)

作者:宋祝平(-),著名作家,著有散文集《访朝散记》、《乡音》等。

泉州,她是海的女儿

〔沐唐律宋韵之遗风,发思古之幽情〕

泉州,古称“刺桐城”,又叫“鲤城”或“温陵”。这是一座富有特色与魅力的城市,是一部百读不厌的精彩传奇,被誉称“多元文化宝库,海峡西岸名城”。

△泉州是郑成功的家乡

泉州的东西双塔、洛阳桥、安平桥等古建筑,以其宏伟的外形和丰富的内涵展示了一个时代的灿烂文明。所有这些,让人置身其中,沐唐律宋韵之遗风,发思古之幽情。

△洛阳桥

△东西塔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静静诉说千年传奇〕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是和埃及亚历山大港相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

泉州至今仍拥有众多珍贵的有海丝古迹。泉州的宋代古船、九日祈风石刻、郑和下西洋的碑刻等古文物,见证泉州曾经有过的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的昌盛繁荣。

〔千年积淀世界宗教博物馆〕

泉州,以其文化广融博纳,历经千年积淀,形成了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宗教文化。

△泉州是南少林的发祥地

在这里,宗教门类齐全,名寺古刹众多。从宋元时期,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天主教、摩尼教、拜物教等多种宗教和发源于中国的道教都相继在这里传播。她被佛教称“泉南佛国”,被道教称为“闽南蓬莱”,还被称为“海滨邹鲁”、世界宗教博物馆……

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阿拉伯建筑清净寺,有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高徒三贤四贤埋骨之地“灵山圣墓”,至今都是海内外穆斯林景仰、朝拜的地方;

这里还有全国独一无二的摩尼教石刻遗址,驰名中外;

△摩尼教寺——草庵

△摩尼教光佛石像

这里还有位于清源山的老君岩道教雕像,有耸立于开元寺内的东西两座佛教石塔……△清源山老君岩

南宋思想家朱熹游泉州时感慨“此地古称佛国,满地皆是圣人”。这是对泉州宗教最好的诠释。

〔溯海而行泉州先民足迹遍及全球〕

泉州是中国著名侨乡,海外侨胞和台港澳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由于自古海上交通发达,泉州先民足迹遍及台湾、东南亚、日本以及欧美,并在异国他乡繁衍生息。

泉州先民离乡出外谋生,同时也将宗教信仰带到异国他乡。今天,晋江龙山寺在台湾廨院达座,台湾98座清水祖师、多座妈祖庙、座富美宫、多座保生大帝庙宇等许多寺观都是从泉州分炉过去。此外,泉州还有众多寺庙、宫观以及乡土神祇传入新加坡、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在东南亚各国华人社会中,供奉泉州乡土神祇的寺庙宫观到处可见,他们都认泉州寺观为其祖庭。

泉州,融汇了古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的精华。如同流经其间的晋江、鹭江、九龙江,赋予泉州这座城市聪明灵性和拼搏精神。

除夕夜,央视春晚,泉州将成为东西南北四大分会场之“东方会场”。一起穿越回一千年前传奇的世界之都刺桐港,一起走进今天这座富有独特韵味的海洋之城。

热门推荐

严肃欣赏请勿模仿

打算考驾照?先看看哪家驾校驾考及格率高吧!!

年着力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城东北峰快速道

年最被看好的职业:不是公务员,不是银行职员,竟是.....

骄傲!这位世界级大师用中文向晋江人民拜年啦!

来源:泉州晚报









































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要花多少钱
北京怎么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kyfjt.com/bbfz/193509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