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去鼓浪屿?泉州这座小岛一样美到令人心

何必去鼓浪屿?泉州这座小岛一样美到令人心

旅行,何必要远行。

有许多地方,就在你的身旁,你原以为你随时可以去的,但是却始终未能成行。

想一想,我们常常千里迢迢地慕名去某个景点,在游完以后才怅然若失,觉得所谓的“胜景”也不过尔尔。有时候,自家身旁的物事,可能就是他乡人们向往的美好风景。

这是一名朋友说过的话,他说得非常到位。我们又未尝不是如此,有时候,你走得越远,到过许多地方,蓦然回首时,却发现,最美的风景就在我们身旁,那就是你的故乡。

言归正传,接下来,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泉港的1座海岛,虽然这座海岛比不上湄洲岛和东山岛的人气,它只是1座普普通通的小岛,却有着它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和渔村风情。

我在年的时候,第一次来到这座海岛,便被它娟秀动人的风光和质朴仁慈的人们所吸引。从那时起,我便一直盼望着能再一次来到这座海岛露营一次,想要看一次海岛日出,想要真正溶入这座天然的小岛。而在前不久,我终究得偿所愿,我再次组织来到这座海岛露营,度过了两天1夜难忘的时光。

这座小岛,叫惠屿岛。

惠屿岛,位于湄洲湾之上,很不起眼的1座小岛,但正是这座小岛,却有着许多鲜明亮丽的头衔:泉州市唯一的孤岛行政村,泉州市十佳魅力乡村,福建最美乡村,被誉为“泉州的鼓浪屿”。

但是把惠屿岛称之为“泉州的鼓浪屿”,我却是不敢苟同。首先,惠屿岛的面积比鼓浪屿略大,形状也大不相同;其次,两座小岛的生活形态也不一样,惠屿岛是一个渔村,岛上的居民多为渔民,而鼓浪屿上的居民多为侨民或富商;最关键的是,两座小岛的建筑风格完全不同,惠屿岛上多为普通的闽南传统石构建筑,而鼓浪屿多为洋房别墅;很明显,我不赞同这类不同景点间的类比,好像认为是惠屿岛在高攀一样。其实我更喜欢惠屿岛这片与世无争的人间净土。

小岛与大海朝夕相伴,与海鸟昼夜相栖,这里山林茂盛,巨石矗立,沙滩干净,海水碧蓝,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民风浑厚,人多长寿,一切都保持着原汁原味的海岛气味。近年来,岛上开辟了晋富宫、神井甘泉、德政碑、圣蛙石、名人石刻、南尾山等景点。另外,在海上观看万吨油码头、大小油轮、渔排箱、日出日落,对游客也有极大的吸引力。

这张是从海上拍到的惠屿岛全景,是否是很像一个人躺在海面上。南尾山像头部,半月湾沙滩像脖子,中部突出的山,像肚子,而北面伸向大海是,像是大腿。

而从卫星地图上看惠屿岛,它的形状更像是一只横卧在海上的龙虾,它由南北两座相连的小岛组成,北面临海处的山势成W状,两侧突出海面的半弧形山脊,俨然是龙虾的两条前足,中间凹陷处的山丘酷似虾头,虾头上袒露出两块天然巨石,恰好点成了虾目;虾身延伸至最南端的南尾,就更像是虾尾了。

过去,陆路不顺畅而水路交通发达,惠屿岛雄距在湄洲湾的咽喉要冲之处,曾是海盗占据和出没的地方,直至清朝中叶,肖厝村人材移居此地,世代过着饮风枕浪的讨海人生活。如今,它静静俯卧,迎送着频繁来往的船只。

惠屿岛景点介绍

惠屿石刻

渔船渐渐靠近惠屿岛码头时,模糊可以看到岛上半坡上的“惠屿”2字石刻。这是原泉州主政官员为惠屿岛亲笔题字,寓意“惠风拂屿,孤岛逢春”。

惠屿码头

惠屿岛码头,看起来很简易,但却是承当着岛上居民进出的重要通道。不过现在为了方便游客,又在惠屿岛南部修建了一个新的码头,游客若包船上岛,船夫会直接到船停靠在新码头。

晋福宫

弃船登岛,首先来到的是一座很小,却很有闽南建筑风格的庙宇——晋富宫。惠屿人多为肖姓后人,晋富宫供奉的是肖厝人先人肖太傅公(官至太傅,故称),左右敬奉的是张巡、许远金身(肖氏先人因其在“安史之乱”中坚贞不屈,誓死保国的英雄气势而敬之,以为子孙之楷模,与先祖供于1处膜拜)。晋富宫始建于清后期,文革受毁,后重修。据考证,因惠屿人靠“乞海”为生,晋富宫始建早期便有村民供奉湄洲妈祖,并得予僻佑,极其灵验。

神井甘泉

晋富宫后面有一口双眼井,惠屿岛在没有通自来水之前,岛上用水主要是靠这口井水,惠屿人称这口井为“生命之水”。据传,肖氏先人初到惠屿,淡水奇缺,生活潦困,村民四处寻找水源而不得,肖太傅公托梦语于村人,可于晋富宫后山坡掘井取水,水质甘甜醇香,又因泉水出于石中,故名“神井甘泉”。相传,此井逢初一、十五为咸涩味,其它时间则清甜可口,以示后人叶落归根,不忘先人恩德。

仙洞

“神井甘泉”,向左沿石阶继续向山顶攀爬,会看到在北端的山颠上,突兀起一簇岩石,乃由一块块天然巨岩杂乱垒叠而成,合抱而成一个天然石洞,远观似一座圆形堡垒,欲坠不坠的模样,传称为“仙洞”。又因其外形酷似猫头,又称为“猫穴”。明末王海平、施文信曾于踞洞而盗,扼守着咽喉之地,牵制过往船只,四方船只至此皆自献财物,以求自保。

观景公路

在“仙洞”旁,有一块巨大的“风动石”,它虽摇不动,可比东山岛的“风动石”大多了高多了,也险很多了。每逢刮风打雷便隐隐传出“轰轰”之声,石头有岌岌可危之感。风平浪静时,立于这山颠岩石之上看四周风景,别有一番景致。

观景公路

从“神井甘泉”沿石阶向右而上,是1条约3千米长的小路,这是全岛唯一的一条公路,但是目前岛内没有1辆机动车辆,居民出行主要靠步行,出岛则靠渡船运送。惠屿岛也是泉州唯一一个没有通农村客运车的海岛村落。

圣蛙石

继续沿着村路直行,有一块形似田鸡的巨石卧在1幢居民楼旁,这是一块见证了这个海岛历史变迁的圣石。听说石头下面那一个小小空间,便是岛上最早的居民——肖厝五祖侯妈及幼子栖息的地方,这是这个渔村的发源地,是他们的源头,他们仿佛视这里为圣地,因此这块石头也被称为“圣蛙石”。

听涛亭

圣蛙石旁有一亭子,名为“听涛亭”,亭子下面是德政碑。它建于年,是一座体现新时期党关心孤岛人们的纪念性建筑。本来只立一碑,后来在碑了后面加盖了1座“听涛亭”,与南尾山的“观海亭”遥相呼应。

惠屿小学

继续往南走不远,便来到岛上唯一的1座学校——惠屿小学。不过现在学校已没有一个老师和学生了,全部迁到泉港区第三实验小学,学校改成区委党校培训中心。学校后面的原海带仓库也被重新利用,改造成惠屿岛史馆,和部份承包给当地村民,成为岛上唯一的农家餐厅。

建在惠屿小学内的观海楼。

滩涂

惠屿岛史馆前方有一片滩涂,这里地势平缓,1退潮就露出大片的滩涂,滩涂上种满了海蛎柱,还有海螺、蛤蜊、小鱼、虾米,是游客体验生活的好去处。从照片中可以看到这里已停满了各式大小渔船,随处搁外着废弃的船板浆楫,和晾挂着的渔,还有浓得呛人的鱼腥味,都弥漫着浓浓的渔村气味。

沙滩

惠屿小学前是一片洁净的“半月湾”沙滩,这里沙质细密,还有许多贝壳、海蛎壳、小石子,而前方就是广阔的大海,来到这里一子就豁然开朗,所以这里是最受游客欢迎的可供游泳戏水的地方。再碰到5、6月份,这片沙滩就晒满了海带,场面壮观,还可以带些纯天然海带回家。

南尾山

从惠屿假日酒店后面,有一条新修的登山石径,可直达南尾山顶。南尾山不高,沿石径而上,不多久到就了半山腰的观海亭。

而要欣赏惠屿岛全景和湄洲湾两岸风光,还得从观海亭继续向南尾山顶爬一小会儿,不过路不明显,需要格外当心。不过,当登临南尾山顶的巨石处,,惠屿岛一览无余,岛上远处的惠屿村,高低错落的民房,像一座城堡,固守着这座岛屿。近处是一片洁净的沙滩,因形状像一个月芽,我习惯称之为“半月湾”的沙滩。

站在这个点,向东早上可以看到从海平面初升的第一缕阳光,向西傍晚可以看到徐徐金黄的余辉撒在整片海面上,向北可以看到莆田海岸线全貌,向南就是一马平川的大海。

灯塔

在惠屿岛的最北边,有一座大型的灯塔。由于过于偏僻,很少有游客会留意此处。在这里也是当地岛民钓鱼、挖海蛎、捡海螺常常去的地方。

内容来源:络









































银川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胶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uanzhouwanbao.com/qzwbfz/18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